top of page

[中]「下一步2024」澳門匯報表演:最低限度的動作,最大限度的凝視

文:黃詠思


「下一步2024」澳門匯報表演(照片由 T 劇場提供)


今年7月,澳門T劇場宣佈與葡國PARASITA合作,舉辦跨年度的「下一步 Next step——未來舞蹈發展計劃 2024-2025」,並於暑假期間公開招募藝術家,為前往里斯本駐地交流作準備。項目由藝術家郭睿、喬奧.多斯桑托斯.馬丁斯(João dos Santos Martins)和洪振宇策劃,以自我組織的實踐形式(self-organised practices)進行。10月20日晚,藝術家分享第一階段的發展成果,他們是來自澳門的劉沛麟和盧曉薇、廣州的吳卉以及北京的林熠星,而深圳藝術家祝融當晚未克出席。匯報則分成表演式講座、展演和工作坊三部分。


讓身體融於石頭與枝葉之中

T劇場的空間被規劃成單面式演區。開場時,牆身投影著熱帶雨林的畫面,左側設有一張書桌,上面擺放著電腦、盆栽和黏土。林熠星在《血化石》裡先有如儀式般把植物「施法」引導觀眾投入其中,才開始演講。該計劃招募的不只是舞者,專注於現場行為表演的她就是一例,其研究領域著墨於民俗神話、靈性、女巫史、植物殖民史等。


「下一步2024」澳門匯報表演(照片由 T 劇場提供)


林熠星講話聲音較小,筆者僅能靠文字大致了解內容。不過,從工作坊部分可更理解她的創作。在作品延伸的工作坊《隱秘結晶》中,她帶領觀眾先作簡單的舞動練習熱身,作為「捕捉潛藏在身體裡的化石結晶」——那是她所形容的,身體降生於世,各種情感記憶化為血肉裡的化石。她把這些象徵轉化成物料,以彩色黏土作為媒介,讓觀眾製作自己的紀念碑。在手指和掌心的擠壓下,把身體的溫度和狀態複製、轉印、注入到柔軟的輕黏土之上。


「下一步2024」澳門匯報表演(照片由 T 劇場提供)


吳卉在疫情期間對種植產生濃厚興趣。《即將誕生》是她《風景區》系列創作的一部分,她重新探索人與生態的關係,學習植物,以去人化的、生態性的身體觀察與感知世界。在演講期間,她更端出盆栽、泥鏟和花泥,即場向觀眾示範換盆技巧。完成後,她把盆栽拿到演區左側,開啟垂吊下來的紫外光燈,讓紫色的光灑在植栽下方。然後,她走到演區右側,打開另一盞紫外光燈,站到燈下,靜止。與其說是仿效植物的形態或神態,她更像是把作為「人」的身體縮到最小,用最低限度的肢體動作無限延伸成植物般生長。


以眼睛與手,置換觀演關係

「下一步2024」澳門匯報表演(照片由 T 劇場提供)


其後是兩場展演。在儼如腰果花又如細胞般的七彩圖案投影和節奏強烈的techno音樂襯托下,劉沛麟戴上墨鏡,開始第一段獨舞:手臂如跑步般前後擺動,下肢維持靜止不動,並隨節奏逐步加快。他以酷兒身體作為創作關鍵詞,曾在過往作品中扮演camp爆(坎普風)的補習老師、澳門小姐、變裝皇后等,但在《KIWI》中,他並沒有把那些張揚的角色和身份標籤加諸在自己身上。在下半部分另一段獨舞之中,他強調手部的姿勢,把觀眾的視點引領至他指定的身體部位,即使游移至演區不顯眼的位置,仍時刻主動與觀眾保持對視,似乎在調換觀眾與主角的凝視,恰好回應了他在研究中提及的流動和模糊。


「下一步2024」澳門匯報表演(照片由 T 劇場提供)


盧曉薇以一身完整的印度服裝、頭飾和妝容,伴隨著民族樂曲進場,臉上掛著銳利眼神和笑容,貫穿於整段獨舞。原以為是一場傳統民族舞,但如作品名稱《再來一次》一樣,跳完這一段後,她到後台換上T-shirt,再次站出演區,重新演繹多一遍。這一次,牆上重複播放著盧曉薇以同樣裝束跳著同一支舞的照片,畫面尤其放大那些仰後張開雙臂如孔雀般的舞姿和手勢(或手印),不斷呈現著肢體被拆解又重組的狀態,彷彿是舞者自我檢視內心的過程。影像前的舞動與舞者身後的畫面形成一種平行對讀,對比第一次由舞者凝視觀眾,第二回卻是個反轉,被狠狠放大予觀眾凝視。有趣的是,兩部澳門作品風格和創作背景不一,而凝視並非核心主題,但它們同時隱含挑戰觀看權力的姿態,讓演出者和觀眾形成互相觀察的狀態。



下一步 Next step —— 未來舞蹈發展計劃 2024-2025

T劇場

藝術家:林熠星、吳卉、劉沛麟、盧曉薇


評論場次:2024 年 10月 20日 19:00 澳門 T 劇場

==========

黃詠思


澳門大學英文傳意系畢業,曾任記者及編輯,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劇評人、策展人,閒時做刺繡,畫插畫。近年參與項目有《澳門國際現場藝術節 MIPAF》(2022及2024年)、《臨時:澳門劇場文件展二〇二四》。最近修讀劇場設計課程,涉足舞台佈景設計,作品有《咖哩骨遊記2024 ‧ 特種兵攻略》。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