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憶舊日年少輕狂之慨嘆——淺評《杯中迴影》
文:Cliff Freya
《杯中迴影》的第一段舞,台上有位中年男子坐在吧檯一角,獨自拿著酒杯。音樂徐徐響起,年輕女子與其他人的舞蹈開始,起初筆者還以為這是一個關於年輕人在派對中玩樂的作品。
直至演後談,編舞毛維提到此作品由兩年前澳門文化中心委約的《當打之年》發展而來,創作的背景是,某夜他喝到醉醺醺,忽然憶起前作《當打之年》的不足之處,慨嘆當時自己太稚嫩,功力未夠。於是,他要以另一創作,讓現在的自己,回看年少時的荒唐。
《杯中迴影》/攝:Henry Wong(照片由 末未舞蹈劇場 提供)
《杯中迴影》/攝:Henry Wong(照片由 末未舞蹈劇場 提供)
直率編出回憶 卻編不起想像的力量
毛維在《杯中迴影》回顧年輕的自己,表達自身的成長,筆者認為創作出發點也許是真誠的,在演出內容上也看到毛維的直抒胸臆。不過,人的想法會變,記憶的呈現角度也會跟著改變。
而筆者納悶的地方,在於毛維花很多心力,直白地表現一個在酒吧中任性妄為,同時哀悼純真快樂的故事。演出中有不少狂歡式群舞,以及男女主角互相挑釁,憤怒對峙。坦白說,由於欠缺一些導演或舞台處理,拉不出每個角色之間的關係,演出內容重重複複,筆者難以進入那段想像,難以投入編舞的感慨。
表演者能力不俗 欠缺清晰的角色輪廓
毛維今次邀請合作的舞者都很年輕,從身體表現而言,筆者看到他們的青春活力。尤其是潘桐,筆者估計,她飾演主角的前女友,從第一場開始,她需要撲到主角身上,主角輕輕推開,她會很大動作地滾到地上,然後又再向後滾,動作的節奏非常流暢,身體也清晰地表現到,動作的方向,縱使筆者在觀眾席,也感受到她的能量。
另一方面,毛維在《杯中迴影》演後談,提到他希望深入了解舞者的性格,從而安排適合他們的角色,他提到,他的問題圍繞人們的瘋狂和後悔,令舞者有感他們被編舞深入理解。可惜,筆者在演出中看到的是,一群穿衣打扮,以及性格都很相似的年輕人,同樣喜歡穿黑色和深灰色,喜歡跳熱舞,以及同樣迷失。筆者有看出毛維正在探索,舞蹈和戲劇之間的界線,是個有趣的嘗試。可惜,在角色處理上比較模糊,表演者隨時能跟著音樂跳一段熱舞,出現的時候都是突然又斷裂,欠缺鋪陳,難以投入故事的發展。
要是《杯中迴影》會重演,或是繼續深度發展下去,期待毛維多多研究角色性格,和舞蹈動作之間的關係。畢竟,身體和情緒緊密相連,加上他這段深刻的回憶為主軸,相信會發展出吸引又動人的片段。
《杯中迴影》/攝:Henry Wong(照片由 末未舞蹈劇場 提供)
編舞直率坦白 尊重觀眾意見
筆者第一次看毛維的個人編舞作品,對於他在演後談的態度很深刻。當座上觀眾問他編舞時,如何決定內容的性別意識,他直率地表示:「冇特別安排,我靠直覺㗎咋。」筆者欣賞他的坦白,不繞圈子。
而且,毛維也重視觀眾的意見,除了在演後談鼓勵觀眾發問,他也毫不吝嗇分享創作的題材和過程,使觀眾對他的故事有更多理解。毛維還鼓勵觀眾填寫問卷,只要觀眾能寫出《杯中迴影》的不足之處,他就會退回一半票錢給該觀眾,這個做法在香港也是第一次聽到,有趣。
改編自身經歷的作品不容易創作,非常感謝毛維的魄力和勇氣,也感謝舞者的全情投入。
《杯中迴影》
末未舞蹈劇場
編舞:毛維
評論場次:2024年4月7日 20:00 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
Cliff Freya
寫字、跳舞、薩滿——做所有喚醒生命力的事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