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Online Ad_675 pix x 120 pix_edited.jpg

[中]香港藝術節2017預覽—《明天你還愛我嗎?》香港篇


1. (左起)毛維與阿歷山度‧沙朗尼攜手創作《明天你還愛我嗎?》香港篇。 相片由香港藝術節提供。

沒有誇張,2016年初香港藝術節其中意大利著名編舞沙朗尼的作品《FOLK-S —明天你還愛我嗎?》,畫面也不時在腦海裡浮現,記憶猶新,原因可能是舞蹈中那極限地運用重複(repetition)這個意象,而令人產生一種類似催眠的效果。確實,在儀式舞蹈或民族舞當中,不少學者的研究也認為其舞蹈的大量重複性,不單是為了令民眾易於學習及記憶,更大的功能是,通過重複的狀態令人達至忘我,從而擺脫於日常的思維,容易進入集體愉悅的狂喜的狀態。據悉2017年將有《明天你還愛我嗎?》香港篇,由沙朗尼與本地編舞毛維合作,與一眾舞者及本地學生創作舞蹈。因為他們將先以工作坊形式去合作及練習,最終成品如何似乎未有準確的想像,但如果這次同樣也是《FOLK-S》的話,當中應該是以重複性及純粹、純然的幾種規律動作成為舞蹈主體,繼而產生對時間與流逝的一場叩問。

上一次的《FOLK-S》,沙朗尼以「巴伐利亞擊鞋舞」這歐洲德語區民族舞切入舞蹈,利用極簡約的方式,僅要幾位舞者跳着重複不斷的幾個動作,縱然當中有一些變化,如有獨舞、二人舞或眾舞等,但其肢體及節拍也是單一化,基調是不變的。最終這種連續幾下左手拍打左大腿及右手拍打右大腿,之後再左右交叉拍打左右鞋側、提腿、蹲下等組合,再重複的動作,成為了一場像是無止盡的重複舞蹈,然而卻看得觀眾目瞪口呆,而從來不是沉悶。原因是觀眾總能看出舞者要用盡很大的體能來做着這種幾乎不會停止的重複動作,即是舞者必須在一個多小時內不斷地大力跳舞,這並不容易。更重要的是,所謂真正的重複其實不存在的,原因是舞者隨時間體力下降,而必需以更大的力氣去做一擺幅的動作,以維持重複的感覺,情況就像馬拉松選手的耐力一樣,不過舞者現在是以短跑的速度來跑半馬而已。有趣的是,當然我們知道演出總會完結,但通過觀賞重複以至觀察舞者越發用盡力氣去維持重複,這種觀照的感覺最後會變成欣賞時間的流逝,或者說在觀看時間對人的變化。這時《明天你還愛我嗎?》的副題正好對照這樣的心情。舞者與舞者的愛,舞者及觀眾對舞蹈的愛,又是否可以維持下去?或當止盡之時,正如場上舞者與舞者停下來,一個深深的擁抱,已勝千言。

新版加入了毛維的編舞,也開宗明義會加插中西民族舞蹈。毛維對本地亞洲舞者的身體的認識,以及從他過去的作品中反映出對香港和澳門其特殊地理及人文質地的敏感度,也可能通過「重複」展示出來,同時更細微觀察時間中的身體,在瞬間以及像是凝固的時間上,找到動能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在時間的輪迴、由工作坊到練習直至綵排的文化交流上,那個明天的「愛」,又將會如何演繹出來?這也值得留意。

演出資料:

香港藝術節2017 -「香港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系列

《明天你還愛我嗎?》香港篇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2017/3/11(8:15pm); 2017/3/12(3pm)

節目詳情: https://www.hk.artsfestival.org/tc/programmes/hkjc-contemporary-dance-series/

= = = = = = =

肥力 藝評人,劇場人,插畫人。 個人網站:www.felixism.com。

Related Posts

See All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