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彩雲南現》重現傳統美


《手舞足蹈心狂跳》編導:孫躍頡;舞者:(左)何超亞、(右)藍彥怡。攝:S2 Production

由香港舞蹈團主辦,聯同雲南藝術學院製作的《彩雲南現》,挑選國內作品再搬演香港,其中一些作品亦已創作了多年。節目選演了十三個作品,平均每個作品約七至十分鐘。既非新作,且每個作品的篇幅極為短小。可是《彩》的重要性是帶出傳統文化之美,為觀眾提供的很好的體驗。


從創作看,不計八樓平台系列,舞團平均每年約有兩個新舞劇,有時其一是重演前一兩年之作品。在尋求新視野和形式上較現代方向的舞碼以外,舞團沒有摒棄傳統,尤其是中國民間舞蹈。近年每年平均推出至少兩套中國民族舞,有時是新編,有時則是選演國內作品,《彩》屬後者。今次特邀雲南藝術團隊的多位編舞和排練老師來指導舞者,助舞團以更精準的造詣展示內地編舞家的成果,既讓兩地人才交流共習,提升藝術養分,舞者亦可從中吸收不同技巧。


雲南擁有八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匯聚了二十多個民族,若非親歷其中很難徹底認識其文化色彩之豐富和多面性,然而少數民族愛把生活與歌舞融合為一,在其民族舞中往往可感受到其斑斕的文化特質。雖非新作,這套《彩》讓觀眾重睹傳統少數民族的丰采和多元性。由雲南當地的藝術團隊所創作的舞作可讓人窺視雲南少數民族的文化藝術特色,更予人原裝正版的感覺。這類民間舞,可讓舞者在較現代舞碼要求的動作肌理外,表現傳統中國舞的肢體運動和韻律。再者觀眾也會有較多選擇。

《小伙、四弦、馬櫻花》編導:陶春;舞者:(左起)林錚源、何皓斐、陳榮。攝:S2 Production

十三個作品分別帶來彝族、傣族、佤族、哈尼族和傈僳族的舞蹈。有群舞、獨舞、男女雙人舞、男子、女子群舞等。篇幅雖短,卻精巧自然,把少數民族的直率、熱情、開朗和真摯的性情盡情顯現。觀眾如置身當地,感受他們那種樂天安命的快活和情趣。每個作品在大方向下又有不同的細節,展現出既獨立,又多元的特質。如原生態彝族男子群舞《跳菜》中男舞者各人手托菜盤而舞,加上小小道具的舞作不但既形象化且活潑生動。彝族女子群舞《踩雲彩》女舞者以踩蕎舞步在煙波中勞作,加上舞者輕柔細碎的歌聲,詩意盎然。又如彝族男子三人舞《小伙、四弦、馬櫻花》展現男子追求所愛時的戇直、自我陶醉和坦率的性情,真摯可愛;又如傣族女子雙人舞《如歌》,兩女舞者坐在地上,以雙手做出佛像姿態。這都見在不同韻律的舞步中呈現歡騰的生活面貌。哈尼族女子群舞《東方踢踏》開始時舞台上只見一雙雙女子小腿,她們穿着木屐踏着齊整步伐喻在梯田插秧,《花腰彝歌舞》男女舞者在中休時在觀眾席前先亮相,開場後再出現在群舞中,也在一貫的形式中尋找可能的變化。


香港舞蹈團的舞者整體水準甚高,藍彥怡在《手舞足蹈心狂跳》中跳出嬌俏動律、唐志文在《花腰彝歌舞》中展現豐富的做表*舞,而孫公偉在傣族男子獨舞《傣人塑》中再次展示超高技巧,雙臂的曲度與腰頸的扭動精準而漂亮。最後值得留意是佈景設計採用雲南的建築特色如屋頂的繪畫裝飾或當地景致的梯田或馬櫻花,以簡約的圖案作為背景,既結合舞作的內容,又美化了整體的舞台視覺觀感。儘管細微,這形形種種都反映出舞團精益求精的態度。


*做表是戲曲常用詞, 指演出者運用嘴、眼神、及面部表情等來表達某種感覺。

===

鄧蘭

專業舞評人及專欄作者。

《彩雲南現》 藝術統籌:楊雲濤 | 節目策劃:孫晉昆 | 執行藝術統籌:謝茵 | 導演及編舞:孫躍頡 | 執行導演:楊旭康 | 編舞:陶春、史忠建、謝莉鳴、王佳敏 評論場次:2017年2月12日15:00 葵青劇院演藝廳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