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Online Ad_675 pix x 120 pix_edited.jpg

[中] 亞洲舞蹈界組成新網絡 以舞蹈家需要為本 提升亞洲業界地位


AND+的意念源自去年於香港舉行的製作人網絡會議及論壇。與會的舞蹈製作人來自亞洲多個地區,會議中他們提出成立一個亞洲舞蹈網絡的是否可行。圖片由西九文化區提供。

近年亞洲多個表演藝術場地陸續落成,機會處處,但亞洲幅原廣大,文化背景複雜,不論經濟、政治、文化和藝術方面要彼此了解並不容易。如果近年的一帶一路甚至當下熱議的粵港澳大灣區是打開經濟門戶的方法,藝術行業能否回應相關挑戰?十多位亞洲舞蹈業界人士針對這個問題,在香港西九文化區帶領下,今年五月正式於香港成立的「Asia Network for Dance(AND+)」, 協助亞洲舞蹈家認識其他亞洲國家的情況,創造機會。



為何需要多一個亞洲舞蹈網絡?


AND+是以亞洲為本位的舞蹈網絡,由西九文化區帶頭發起,邀請來自亞洲各地多個舞蹈組織的業界人士組成,當中 14位核心成員都是義務性質,身兼正職之餘為了籌備成立「AND+」,過去一年多次於香港、印尼雅加達和日本橫濱會面,於今年五月正式成立。


香港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團隊、專責舞蹈發展策略的陳頌瑛(Anna)是網絡主要推手之一。她說國際上早有專為推動舞蹈發展的各項計劃,亞洲也有不少相關平台,因此籌組時一眾核心成員不斷思考:「為甚麼要成立『AND+』?我們必須誠實面對自己,如果只是另一個平台,去做現時已經在做的事,這絕對不是我們的初衷。」


討論過程難免會有迷失、茫然的時候,有核心成員甚至一度喪失前行的動力,「部份成員背後還有管理層及整個機構,他們也要說明為何參與其中,耗費精神、心力仍可當作個人的事,但是花時間越洋開會、在地跟進,管理層當然也很關注。」


全球各地都有不同類型推動舞蹈發展的項目,包括機構之間的駐留項目、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資助和獎項等。「AND+」日後都有機會再研究,但當務之急是加強行業的知識分享。陳頌瑛說:「我們並非具體推動個別藝術家或組織合作,而是為整個行業建立一個更全面、更完整的知識分享平台。」



不只networking 更要分享知識


由定位、用字以至細節,成員們都反覆拷問,盡量減低行差踏錯的機會。「例如『網絡』,行業已有不少,我們現在去做,是在滿足甚麼需要、發揮甚麼功能?現今科技發達,在社交媒體不消一刻已可形成群組、社區,我們的『網絡』又要如何運作?」


去年11月「AND+」成員在印尼雅加達舉行準備會議,嘗試為亞洲舞蹈發展「把脈」。「我們做了一個mapping Exercise,讓成員一邊介紹亞洲、一邊認識亞洲,我們臚列了我們所知的藝術節、駐留項目、網絡平台及資助機構,四個範疇全部指向同一目標:為藝術家、創作人創造更好的創作環境。」


歐洲和澳洲同業也有做mapping exercise,但AND+網絡成員都同意運作應該愈簡單愈好。「Mapping Exercise可以做得非常深入,花很長時間收集大量資料及數據,但有時結果公佈時,部份資料已經過時。我們今次刻意要用最短時間結合最基本的資訊,主要涵蓋關鍵人物、日期時間、網頁及聯絡方法等等,資訊必須是及時的、有用的。」


「AND+」成員之一、雲門劇場節目經理陳品秀指出,「AND+」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舞蹈地圖可以節省摸索時間:「雖然地理上我們是用『亞洲』統稱,但實際上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文化脈絡及發展階段。因為語言隔閡,我們較難像歐洲一樣,快速獲取亞洲其他地區的第一手資訊,製作人往往必須仰賴同業間互通訊息。」


亞洲的複雜性


「亞洲」更是一個這麼近、那麼遠的概念,「比起歐洲,以至美洲、非洲,我們對『亞洲』自然較為熟悉;然而細心想想,我們對『亞洲』的認識、想像其實很片面,第一時間想到的國家、城市和地區,也許只是亞洲的一小部份。」


Anna說沒有個別網絡能夠完全覆蓋整個亞洲:「我們不可能與『亞洲』每一個個體及單位合作,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下,我們只能實事求是,盡力結集理念相近同業,盡快開展實質具體對話,而非妄想建立可以網羅整個亞洲的平台。」 尋找「舞蹈」定義亦然。「先不論不同文化之下,『舞蹈』已經千變萬化,就算光是『當代舞』這個概念,已經各有演繹。」成員最終決定從廣義角度切入,並以開放態度擁抱亞洲多元文化。 「我們並不拘泥於『當代舞』、『現代舞』等個別種類,反而著眼在藝術實踐是否具有當代元素,交流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


「我們希望連繫世界不同地方的人,跟他們溝通、對話,集思廣益。」過去一年的準備中,他們花很長時間商討理念及建立共識,務求讓AND+網絡名正言順。單單是「AND+」這個名稱,已經過多番深入討論。


Anna解釋,成員都留意到無法迴避語言複雜性,因此一直謹慎處理。「例如單單是『Mobility』與『Visibility』兩個詞彙,大家已有很多不同理解,因此我們決定要用最簡單的英文,亦避免硬加一些行業專門用語。」


至於「+」則是連繫的意思:「這點非常關鍵,一方面我們已經自成網絡,另一方面可再連繫其他夥伴和網絡,例如『AND+EDN』,就是Asia Network for Dance加上European Dancehouse Network。」


圖片由西九文化區提供。

減低運作成本 重視平等開放分享


「AND+」成員來自世界各地,當有機會建立全新平台,他們都努力參考不同模式。「我們並不追求建立一個層級分明的架構,要付費才能加入,相反,這個網絡是開放給所有人的,每一個參與其中的同業,不論是大型機構製作人,抑或是獨立製作人,地位都是平等的。」 「AND+」亦不設官方網站,因為營運網站牽涉額外的人力物力,卻不易更新,Facebook將是成員互相連繫的主要工具,成本低之餘亦易於分享。


陳品秀認為,當製作人將亞洲作品引薦進來時,最需要做的就是連同創作背後的人文思考一起分享給觀眾,當中困難卻也不少,十分認同以建立知識共享平台作為「AND+」的核心目標,「成員可以各自分享專業經驗,以至彼此激盪出更好做法,不管是從創作或行政的角度出發,大家都可以一起攜手前進。」


目前AND+ 14名核心成員,由來自台灣、日本、印尼、韓國、新加坡、澳洲等地的舞蹈專業人士組成。部分成員將於五月齊集香港,參與 AND+於香港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團隊舉行的第四屆「製作人網絡會議及論壇」中舉行成立儀式,並與European Dancehouse Network(EDN)代表討論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引進跨區域創作。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