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Online Ad_675 pix x 120 pix_edited.jpg

[中]表演場域的轉向— 《/bɪˈtwiːn/》實體與虛擬


《/bɪˈtwiːn/》於比利時的首演;編舞:陳偉洛、Mariana Miranda;攝:Heiwa Wong

在疫情的陰霾下,爲避免人與人接觸,教學、工作、甚至演出都運用了網上平台,大家透過屏幕溝通、接受資訊。各種時間上的誤差與錯落,亦造成意義理解與詮釋上的差別。《/bɪˈtwiːn/》展示了兩個個體在各自家裏透過互聯網自成一個小網絡,在網絡3.0的時代,大平台底下形成多個小部落,作品自我生成一個獨立的溝通系統。作品形式貼切回應當下時代的語境(絕對是當代的藝術),但期望能作更深入探討。

兩位表演者分別在自己的臉書開啟直播,同時與對方視像對話。面對面坐著,由一方講話,另一方即時將語言内容翻譯爲身體動作(主要爲手語傳譯般的手勢),輪流交替角色。由於網絡接收與發放的誤差,他們彼此視像對話的聲畫有延誤,而他們兩人的直播又出現不同步的情況。有見在演出前已經進行過排演,所以相信網絡的不穩定亦是他們主動選擇成爲表演一部分。一方的聲音在兩人直播的影片中一前一後重疊交集,加上接收到的雜音,只能聽到零碎的字句。有如我們每日在網上的訊息溝通一樣,斷續短促的語句,跳脫的話題。若隱若現的話語爲作品增加了不確定的因素,需要觀衆更加投入參與,或運用他們的想象力填充句子;或相反地,任由它空白。不論如何選擇,這些縫隙爲觀衆提供了一個需要主動選擇的機會,爲他們開放更多詮釋作品的空間與可能。

作品似是以翻譯的過程類比表演創作中詮釋的結構:第一,演出的原著文本(在這演出的原著文本則是兩位表演者的説話);第二,演出者對於原著文本的詮釋(表演者的身體動作);第三,觀衆觀看演出時又是另一層詮釋。假設創作者的話語才是最真實的、最原初的文本,但經過虛擬(Virtual: 非常接近現實)平台的多重「翻譯」、扭曲失真(distortion)的過程,訊息流失,最後剩下的訊息與原初的將存在差異。相比「傳話遊戲」[1]有機生成的差異,感覺創作者有點刻意製造當中的差異,爲的是展示「溝通過程是會產生差異的」這個現象,但卻未有更進一步的交代。對話内容似乎沒有特定的主題,主要圍繞創作者自身的日常瑣碎事。若果對話可以專注在關於溝通和翻譯或詮釋的内容,演出或會更「後設」(若這是創作者希望朝著的方向):關於溝通的溝通;關於翻譯的翻譯;關於詮釋的詮釋。

演出原先的面對面設定變成屏幕對屏幕,而觀衆更只能夠從兩個正面鏡頭觀看表演,完整的演出變成割裂的畫面。演出像鏡像一樣映照現實,在疫情之下,人與人的溝通就像是次演出一樣,走到線上,割裂而虛擬的畫面反映出當下透過網絡溝通的現況,身處不同時空,兩個活生生的身體被壓縮在同一個電子平面上。演出是即時的,但也可以被視爲錄像作品,加上近來多個藝術團體都將演出錄像甚至現場直播發佈到網絡,引發我思考這種觀看方式會否成爲新時代的表演模式呢?

這次重演運用到網絡直播作爲媒介,爲作品的意義帶來新的變化,但臉書直播作爲表演媒介是否有被充分運用,帶出作品希望傳達的訊息?或單純只是表演場域的轉換(從實體劇場到虛擬網絡平台)?或可再多嘗試發掘各種科技爲表演帶來的可能(例如可運用與觀衆即時聊天的功能),加强作品對於科技及網絡對溝通或表演的影響等方面的反思,增加作品内容的詮釋面向。

創作者意圖提出一連串問題,的確成功透過作品表達,引起思考。作品指示出這些現象的存在,但似乎未能夠清晰表達創作者對於這些現象的態度,是批判,懷疑,或是妥協?期望作品能推進更多,帶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在這跨領域的時代下,高興見到舞蹈背景的本地創作人能分享更多不同類型的作品。這次展演是個具實驗精神的開始(或許亦是被時代逼迫出來的轉向),期待之後會深化作品詮釋的可能,能有更多面向的發展。

《/bɪˈtwiːn/》Facebook直播;編舞:陳偉洛、Mariana Miranda;照片由陳偉洛提供

[1] 一種多人遊戲,由隊伍一端通過耳語傳達話語至另一端,通常遊戲結束時最初的話語已變得面目全非。

==

文:無聞花

無人聞說給予生存空隙。

《/bɪˈtwiːn/》

編舞:陳偉洛、Mariana Miranda

評論場次:2020年3月29日(布魯塞爾時間)13:00(香港時間)19:00線上直播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