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雙妹嘜:RE》十年小結

《雙妹嘜:RE》;編舞:陳敏兒、楊惠美;攝:Winnie Yeung @ Visual Voices

由陳敏兒及楊惠美成立的「雙妹嘜舞蹈劇場」,雖然近年作品不多,但在香港的舞蹈劇場創作中自有其獨特位置。雙妹嘜作品常刻劃女性身份、位置及情誼等嚴肅課題,並愛以幽默抵死的手法來呈現,而且又有強烈的香港氣息。過去十年,兩人雖然各自也有回港創作,但其實因為家庭關係已定居美國,一東一西也不常碰面。這次於今年「大館舞蹈季」演出的《雙妹嘜:RE》,是兩人十年來首次聚首創作。我覺得《雙妹嘜:RE》不僅是雙妹嘜走過的路和風格的印記及總結,也是香港女性身份的一次展示。

宣傳上標籖為20周年演出的《雙妹嘜:RE》,意義上也的確上承雙妹嘜創團十周年的演出《十宰身體慶團緣》。開場時讓觀眾分批入場,然後由兩人評頭品足,選出可以當其接班候選人的一員。這樣與觀眾的互動,可說是呼應前作的觀眾熱身。可惜,最後並沒有如我所想的首尾呼應,再次邀請這些候選人出場。

不過,利用評選觀眾來引入四位表演者競逐接班人之位,也就變得順理成章。而內容上,這次《雙妹嘜:RE》借兩人選擇接班人來呈現當下不同年齡及背景的女性位置,也甚有意思。以往她們由一己的經歷出發,這次,藉著四位各有特色的表演者,反映出更闊的女性處境光譜。

《雙妹嘜:RE》;編舞:陳敏兒、楊惠美;攝:Winnie Yeung @ Visual Voices

四位表演者中,只有一位是舞蹈訓練出身。以非舞蹈或素人演員來反映社會不同社群的特質面向並不新鮮,重要的是「採樣」(sampling)是否有效。陳敏兒及楊惠美(相信包括戲劇構作馮程程)所選定的四位演員,都有其代表性:正在修讀戲劇科的混血兒陳琬瑜、在劇團工作的戲劇教育工作者邱瑞雯、跟丈夫打拼事業的退休人士林容幸和舞蹈本科人劉詠芝,反映了香港混合多元的社會。演出的編排透過雙妹嘜的即場點評,以及各人的各自表述,我們看到當下香港女性的一面:勁舞的陳琬瑜,又或是剛「發夢」完來試演的邱瑞雯,皆是來自現實生活的素人,故事自然吸引,自言因曾受傷患而未能跳舞但能彎腰雙手觸地的林容幸,叫人印象深刻。歲月加持的身體故事總叫人動容,何況她的身體及語言均展示了一種從容的自信。陳琬瑜講述自己的家庭及成長經驗,劉詠芝訴說跟楊惠美面相相似的故事等等,每一個都展示了不同的女性面貌和面對的生存環境。

《雙妹嘜:RE》有表演者的故事,當然也有陳敏兒及楊惠美當下的人生片段、家中情況又或女兒視像。妻子、母親都是女性的身份之一,讓觀眾走進兩人今天的生活,看到他們作為創作人以外的位置。在最後部份,兩人終於在台上舞起來,這一段舞固然叫人看到兩人的合拍,累積更多歲月的生活經驗,展示的身體和動作又跟從前不同 — 當中不少瑜伽的動作,亦反映了當今兩人的現實生活 — 楊惠美現在已是瑜伽導師。

在Arm Charm組合李端嫻及康子妮的設計及演唱下,現場音樂混合懷舊又現代的色彩,觀眾看到雙妹嘜藉著向前看、尋找接班人的同時,也在審視自己以往一路走來的創作歲月,在歡笑聲中作了一次小結。

==

聞一浩

劇場旅人,看舞寫舞,舞蹈文章散見報章雜誌。

《雙妹嘜:RE》

編舞:陳敏兒、楊惠美

評論場次:2019年10月6日 15:00 大館賽馬會立方

Related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