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如何教下去? 疫情期間的前線舞蹈教學
文:陳瑋鑫
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疫症蔓延時,最受影響的除了舞室老闆與舞蹈學員,前線的舞蹈老師更是首當其衝被逼停工。沒有課堂就等於沒有收入,這一批舞蹈教師也無法受惠於為表演業界提供的資助金,一部分人為了生計只好另覓工作,但也有不少堅持教舞,在困境下發掘其他教學可能。為了理解前線老師在過去這大半年的情況,我們特別跟兩位主要教授小朋友舞蹈的老師約談,分享一下她們在疫情下的教舞經驗。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的Kwuney,畢業後除間中參與一些商業演出外,舞蹈教學一直都是她的主要工作。已經全職教授芭蕾舞七年的她,除了於不同的舞蹈學校教班外,也有一些私人教授的學生,其主要對象為幼稚園至高小的學生。而自少學習中國舞的Lily,修讀完爵士舞課程後,已全職教授爵士舞八年。她的學生同樣以小朋友為主,年齡介乎2-14歲,但與Kwuney遊走不同學校與場地教學不同,Lily一直受聘於同一所舞蹈學校的地區分校,負責分校內所有舞蹈班的教學。
照片由Kwuney提供/Photo provide by Kwuney
疫症爆發,首嘗網上教學
當疫情於二月開始爆發,不少舞蹈學校都關門停課,即使仍有開班的學校,也鮮有學生願意來上課。Lily的學校就在學校關閉期間,要求老師分別為不同級別與課程拍攝舞蹈教學影片,發放予學生,希望在(當時以為短暫的)停課期間,讓學習不致完全停頓;然而經過了個多月,仍然未能復課,如此安排又沒法獲取收入,所以後來就嘗試改用Zoom作網上直播教學。
Kwuney任教的舞蹈學校於疫情初期關閉後,未有特別安排,但她自己就由三月開始,已嘗試利用Skype作網上教學,以一對一的形式去延續她與部分私人學生的舞蹈課,將原來一個小時一班的八個學生,拆成八個一小時的一對一課堂,希望可以在疫情下讓學生能夠繼續保持學習。
Kwuney指出,作為老師,過往可能每日只需要專注教學數小時,其餘時間也能多作準備,例如可用四個小時去準備四個小時的教學;但轉戰網上教學,老師要不停輸出,八個小時不停跳,下課後也累到無法多作準備。整體來說,授課時間倍增之餘,收入卻依然不變,而且老師也辛苦得多,整天對著電腦也累。
Lily同樣表示,改以網上授課是一段超痛苦的經驗。她笑言在教室內上兩小時的孖堂,老師示範過後可以叫學生自己跳,老師往往能夠在第二堂時稍作休息;但進行網上教學時,學生家長很多時也會在旁觀察,老師總不能在鏡頭前完全鬆下來。而且透過電腦屏幕很難看清動作細節,課堂上總要浪費很多時間叫學生走近示範,不及實體課時可以走近,直接觸碰進行指導。
照片由Lily提供/Photo provide by Lily
適時調整教學目標與策略
對學生學習而言,也有很大影響。她們倆都表示,學生初期都不習慣觀看屏幕上課,專注力也較低,而且香港家庭一般都難有足夠空間供小朋友舞動,所以只好改變教學目標,但求讓學生可以於定點起舞,跟到音樂節奏,做到類似動作就好,因為在電腦上雙方也難以認清楚動作,只能互相猜動作是否做得對;加上在家中,鏡頭以外也可能有不同家人望著,小朋友也會感到尷尬或有壓力,影響表現。
同時,在課堂內容編排上也得調整。以芭蕾舞課為例,Kwuney指一般都是以英國皇家芭蕾舞考試為學習目標,但今年因疫情關係,考試日期一直推遲,影響學習安排。過去每堂總會包括有一些考試內容,一些其他舞步,再加一些基本練習;但現在暖身後就要針對考試內容練習,學習內容相對較少且單一,難以像以前般可以有其他動作幫助學生理解不同動作的關係。
而Lily亦提到跳爵士舞需要較大的空間,也會涉及需要打翻的動作,老師在網上遙距教學沒可能在旁協助,讓學生安全地嘗試,故有必要修改動作,例如把打翻改成原地轉等。即使目前疫情稍緩,學校重開後部分學生亦願意參與實體課堂,但比例上仍是一半一半,老師要在舞室內同時教導實體堂與網上堂兩組學生,故在內容上也要斟酌,將複雜的舞蹈動作,改成可以在家安全做之餘,實體課的學生也不會覺得太悶。
Kwuney認為一對一的網上課可以更仔細地照顧每個學生的需要,但其實要學生單獨面對老師上課,壓力實在不少,也因為沒有其他同學一起跳、一起練習,互動自然較少,氣氛也較沉悶。故她也嘗試多從不同的教學策略入手,去提升學習動機。
照片由Kwuney提供/Photo provide by Kwuney
網上教舞的經驗和挑戰
她指8-12歲的學生,適應能力較高,而且有一定的網上課堂經驗,比較習慣聆聽指令去跳舞,所以在沒有鏡的情況下,只能靠聽,但學習過程上問題較少;年紀稍小的小學生,就需要加入其他元素去幫助教學,例如利用不同道具、片段與圖畫,去吸引他/她們的注意力,並幫助講解動作細節。至於年紀更小的學生,面對屏幕上的畫面,往往只理解成一個影像,像平時看的網上影片,卻沒為意老師即時在看著,所以教學時也需要不停提點。
Kwuney表示網上教授芭蕾舞最困難的地方是空間感,始終網上教學是平面,與舞室內的立體環境不同,尤其是方向、位置、對位等理解,未必可以透過網上認清;就算簡單如跟其他人排成一直線,也無法以網上形式進行,除非家中有兄弟姊妹一起上課,或者擁有更大的活動空間,否則大大影響他/她們發展與其他舞者的關係,以及身體與空間的關係。加上社交距離等防疫要求,即使現在可以返回舞室上課,學生們不單做不到托舉動作,連拖手也不能;然而,舞蹈永遠不能只有獨舞,也有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等,長遠下去學生可能會因不習慣與人接觸,而妨礙日後表演能力的發展。
另一大挑戰則是當後來各舞蹈學校也開始網上教學,且必須以小組形式授課時,如何處理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過往在實體課,即使進度較慢的學生,總可以跟著其他人跳,但網上課就只能靠自己。作為老師,於網上示範時亦難以觀察學生,不像實體課時較易從鏡中看到每一位。
Kwuney認為網上學習進度較緩慢,只能當作是過渡期的手段,但起碼可以溫習動作,避免生疏,總比完全暫停學習好。好像有學生要移民外地,短時間未能於當地找到新適合教師,那麼先進行網上教學亦未嘗不可。而事實上,在舞蹈教室關閉期間有上網上課的學生,在恢復實體課時,明顯有更佳的應付能力,較快跟上進度;相反其他學生在拉筋時會痛,也因久未練習而感到身體特別累。
照片由Kwuney提供/Photo provide by Kwuney
從抗拒網上學習到擁抱新模式
Lily表示最初舞蹈學校嘗試透過Zoom作網上授課,但並沒有很多學生願意接受;不過隨著一般幼稚園及中、小學都把學校課堂改成網上,豐富了大家的網上學習經驗,才漸漸有更多學生願意去試。經歷過第三波疫情時的全網上教學後,她的舞蹈學校重開後就繼續雙線教學,老師在實體課堂中教授學生的同時,也會即時在網上直播,讓身處家中及舞蹈室的學生同時上課。
另外,她亦注意到學生家長在這半年間,對網上教學的看法有了改變。過往家長十分看重實體面授課堂,不大願意以網上課堂取代;但經過多月的觀察和體驗,家長們也開始明白網上授課與網上看片的分別,了解其學習成效,而且不用安排專人接送子女,對家長來說其實是方便很多。
Kwuney亦同意疫情期間的網上學習經驗,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年紀小小的學生也學懂透過網上影片去觀摩與學習,她也更有信心去給予學生更多網上資源以作參考。不過傳統芭蕾舞的教學模式始終行之有效多年,縱使在疫情高峰期,各傳統芭蕾舞學校也曾嘗試把教學短暫轉移至網上,但當舞蹈室能夠再次開門,迎來學生後,大都已經變回原來的教學模式,最多只是應防疫要求而改為小班教學。畢竟最有效的舞蹈教學方式,始終是要同處教室,面對面、手把手的示範指點,長遠總不能單靠觀看平面的屏幕作動作模仿。
照片由Kwuney提供/Photo provide by Kwuney
==
文:陳瑋鑫
資深藝評人、媒體及劇場製作人,近年主要從事表演藝術研究及教育工作。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