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 到底要走到哪裡?——觀「從那裡走到這裡」有感](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8debeac75e164df7b7eb5cff93670788~mv2.jpg/v1/fill/w_332,h_187,fp_0.50_0.50,q_90,enc_auto/c614b8_8debeac75e164df7b7eb5cff93670788~mv2.jpg)
[中] 到底要走到哪裡?——觀「從那裡走到這裡」有感
文:陳抒 《(我安靜得像一塊石頭),「從那裡走到這裡」》對於這場跨媒介藝術對話來說是一個恰如其分的標題。猶如標題所指示的一般,女舞者楊怡孜蜷曲著身體坐在展覽空間的角落,赤腳,家常便服,短髮素顏,恰如其分展示出身體在日常生活中的樣子。演出開始之後,她沉默地保持這個狀態大約有一...

![[中]《世一衝衝衝》蘊藏亮眼的精英](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b5785275ce674788bec097942e2a0cf5~mv2.jpg/v1/fill/w_331,h_186,fp_0.50_0.50,q_90,enc_auto/c614b8_b5785275ce674788bec097942e2a0cf5~mv2.jpg)
[中]《世一衝衝衝》蘊藏亮眼的精英
文:朱映霖 香港舞蹈團兒童團及少年團是次劇目以體育運動為主題,讓表演者和觀眾思考天賦與努力的共存意義,編創的每段舞蹈作品除了充滿童趣,還可以盡看功架十足的大小舞者在舞台上展示平時努力練習的成果。除了過百位兒少團的成員,香港舞蹈團部分團員也有擔當各個主演及群舞的合演,令整個演...

![[中]你看到了甚麼?——淺評「續‧舞」系列:《無眼睇》足本版](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3d9b9f96a436402fb9196af9eb42bca4~mv2.jpg/v1/fill/w_332,h_187,fp_0.50_0.50,q_90,enc_auto/c614b8_3d9b9f96a436402fb9196af9eb42bca4~mv2.jpg)
[中]你看到了甚麼?——淺評「續‧舞」系列:《無眼睇》足本版
文:程天朗 2019年於葵青劇院初看「舞蹈新鮮人」三個作品之一的《無眼睇》,我驚歎於編舞的創意和舞者的勇氣,以及彼此之間的信任。作品意念突破我對裸露的固有想像:四個戴著奇特面具的全裸舞者,在佈景簡約的台上舞動,肉體與音樂的碰撞產生的化學反應詭譎又單純,舞蹈訓練背景的身體跟不...

![[中]愛跳,便跳!齊齊跳進米田共樂的親子歷程](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7ee15acb14bd4546a1ccdb60fca199e5~mv2.jpg/v1/fill/w_331,h_186,fp_0.50_0.50,q_90,enc_auto/c614b8_7ee15acb14bd4546a1ccdb60fca199e5~mv2.jpg)
[中]愛跳,便跳!齊齊跳進米田共樂的親子歷程
文:葉智仁 跳進花田也好,走入米田也好,能化作春泥,就更護花,便能給植物的生長發揮自己微小而珍貴的貢獻。春田花花的《屎撈人》繪本,不單為城市當代舞蹈團的合家歡新作《愛便便愛》的故事人物及核心訊息提供了藍本,在編舞兼導演伍宇烈(Yuri)的推動下,更以跨界方式延伸了近年流行的...

![[中]《不一樣的情節》叫人回味無窮](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51a8f750e05246f3b45a7cee3385086c~mv2.jpg/v1/fill/w_332,h_187,fp_0.50_0.50,q_90,enc_auto/c614b8_51a8f750e05246f3b45a7cee3385086c~mv2.jpg)
[中]《不一樣的情節》叫人回味無窮
文:蘇桔 李家祺舞蹈製作《不一樣的情節》,2023年的劇場演出跟2021年的錄像作品(同名節目)不一樣,可能跟觀眾預期的「舞蹈演出」不太一樣,跟你我的人生情節也許都不太一樣,卻足以對擁有不同舞蹈觀賞經驗的觀眾,引發出深度思考與感動,叫人回味無窮。綜合來說,這製作帶給我的驚喜...

![[中]評《心兒與她的奇幻恐龍書》——輕巧討喜以外,是否還可期望更多?](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90a69c4eeef949d3b41ff84ac7cfe198~mv2.jpg/v1/fill/w_331,h_186,fp_0.50_0.50,q_90,enc_auto/c614b8_90a69c4eeef949d3b41ff84ac7cfe198~mv2.jpg)
[中]評《心兒與她的奇幻恐龍書》——輕巧討喜以外,是否還可期望更多?
文:葉瑪 《心兒與她的奇幻恐龍書》由香港芭蕾舞團(港芭)與英國多媒體創作公司59製作合作,是一年一度大型藝術節國際綜藝合家歡的開幕節目。筆者觀看當天正正就是首演場,大人小孩坐滿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卻等了足足半小時才開始演出,演出後不久竟出現技術問題又停頓重來;重重障礙下,幸...

![[中]芭蕾,作為一種舞蹈奇觀?由《舞姬》談起](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cded507eb9b444c589d921214c9d2830~mv2.jpg/v1/fill/w_332,h_187,fp_0.50_0.50,q_90,enc_auto/c614b8_cded507eb9b444c589d921214c9d2830~mv2.jpg)
[中]芭蕾,作為一種舞蹈奇觀?由《舞姬》談起
文:Yumi Leung 此次香港芭蕾舞團版本的古典芭蕾舞作《舞姬》可謂眾星雲集,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兩位首席舞蹈員瑪麗安莉拉.努尼斯(Marianela Núñez)和華第.蒙塔吉諾夫(Vadim Muntagirov),以及來自柏林國家芭蕾舞團的首席舞蹈員伊安娜.莎蘭高(I...

![[中]在虛無與命運之間——淺評《重複使用》](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35d8b4962fd74741961cb89a2627374c~mv2.jpg/v1/fill/w_331,h_186,fp_0.50_0.50,q_90,enc_auto/c614b8_35d8b4962fd74741961cb89a2627374c~mv2.jpg)
[中]在虛無與命運之間——淺評《重複使用》
文:謝嘉豪 《重複使用》,顧名思義是以「重複」為主題,而其呈現的形式也「使用」了「重複」的特性,這是向來喜歡探索概念性舞蹈的編舞藍嘉穎,所交給觀眾一起思考的課題。 從結構而言,《重複使用》分為上下兩部分,每一部分均以不同元素的重複作為實驗。上半部分以音樂為重複,而四次重複的...

![[中]淺評城市當代舞蹈團《迴影》&《時空觀》](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885f6def3bdf4db4a17449ffdfc77449~mv2.jpg/v1/fill/w_332,h_187,fp_0.50_0.50,q_90,enc_auto/c614b8_885f6def3bdf4db4a17449ffdfc77449~mv2.jpg)
[中]淺評城市當代舞蹈團《迴影》&《時空觀》
文:Cliff Freya 《迴影》和《時空觀》演後兩星期,在截稿之日,筆者才下筆,於是腦海浮起一個疑問:「怎樣的編舞作品,才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呢?」過去至今,筆者看過龐智筠(Noel)三個編舞作品:2021年,與董仲勤聯合編舞的《磚.牆》、2023年初東邊舞蹈團的《懸念》...

![[中]評《囍 — 紅色的承諾》——當承諾被打破](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5b5af4d1664b46e2a1f9c6e4862ff9f4~mv2.jpg/v1/fill/w_331,h_186,fp_0.50_0.50,q_90,enc_auto/c614b8_5b5af4d1664b46e2a1f9c6e4862ff9f4~mv2.jpg)
[中]評《囍 — 紅色的承諾》——當承諾被打破
文:左夢格 (為「自由舞2023:舞蹈賞析工作坊」學員所寫) 拿著婚宴請柬一般的場刊入場,首先看到的是舞台後側中央吊著的紅色長布一路拖到黑色地面,靠近觀眾的前方排列了一組矮台,擺滿了婚禮和宴席中會見到的物件,滿眼的紅與金。燈光完全暗下來,穿著一襲白色長裙的梅卓燕與白襯衫黑西...

![[中]第一屆「FIRST 創作平台」 展示六種新世代舞蹈創作可能](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9f01deb3cbf042bf8d0e2d0dac06338a~mv2.jpg/v1/fill/w_332,h_187,fp_0.50_0.50,q_90,enc_auto/c614b8_9f01deb3cbf042bf8d0e2d0dac06338a~mv2.jpg)
[中]第一屆「FIRST 創作平台」 展示六種新世代舞蹈創作可能
文:陳瑋鑫 自2016年起開始推行的「國際創意交流計劃」(Creative Meeting Point),是西九文化區為本地獨立舞蹈藝術家所策劃的跨地域交流活動,旨在替一眾有潛質的舞蹈創作人,連結海外藝術家及機構,打開視野,刺激創意。適逢今年自由空間首辦「自由舞」,順理成章...

![[中]《如影》:女性肉身的經驗和情感之旅](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8a3ec31c9d024f7583b5224c09142869~mv2.jpg/v1/fill/w_331,h_186,fp_0.50_0.50,q_90,enc_auto/c614b8_8a3ec31c9d024f7583b5224c09142869~mv2.jpg)
[中]《如影》:女性肉身的經驗和情感之旅
文:陳抒 舞蹈《如影》取了個很有詩意的名字,令人第一想到的是「如影隨形」一詞。甚麽是影?隨甚麼形?是記憶、情結,還是身份?看場刊介紹說:演出者都是女性,影是生命走過留下的痕跡,而形是肉身,「舞影如歌, 如故, 如事」。看來編舞是想從身體的物質性歷程出發,去體察和回味被湮埋的...

![[中]黑盒中見《Until the Night Falls Away》](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b9fb17ddbcff43f68bbe2d835d57b187~mv2.jpg/v1/fill/w_332,h_187,fp_0.50_0.50,q_90,enc_auto/c614b8_b9fb17ddbcff43f68bbe2d835d57b187~mv2.jpg)
[中]黑盒中見《Until the Night Falls Away》
文:蘇桔 疫症肆虐三年,人與事被困住,生命更顯軟弱無力,人如何活著、如何走過黑暗進入光明?後疫症時期,被迫停擺過的劇場活動恢復,演出如雨後春筍之際,Kelsey Ang第一次搬演長篇編舞作品《Until the Night Falls...

![[中] 仍想跳、仍想唱,追逐夢想就沒有限期?——看《Show得吧2.0》如何跳住回答大家](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13277bd87d77438a9d8d252f4b695f09~mv2.jpg/v1/fill/w_331,h_186,fp_0.50_0.50,q_90,enc_auto/c614b8_13277bd87d77438a9d8d252f4b695f09~mv2.jpg)
[中] 仍想跳、仍想唱,追逐夢想就沒有限期?——看《Show得吧2.0》如何跳住回答大家
文:葉智仁 R&T(Rhythm & Tempo)的本土小品式踢躂舞劇《男人Show得吧》於2021年搬上舞台,講述一間以Pop-Up Stage歌舞表演為正務,而非為賺錢經營的酒吧,在疫情下被迫封場,幾位大男人如何面對無奈結業的心理打擊。事隔兩年,酒吧老闆Barry(葉文...

![[中] 慢「煮」沉靜時空——《寬容的樹》](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e7482fb36bee49da85f80824712d7ce0~mv2.jpg/v1/fill/w_332,h_187,fp_0.50_0.50,q_90,enc_auto/c614b8_e7482fb36bee49da85f80824712d7ce0~mv2.jpg)
[中] 慢「煮」沉靜時空——《寬容的樹》
文:Maze Chan 在藝術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能已能生產技藝超群的作品,全息影像(hologram)也能讓虛擬人像走上舞台,藝術創作必然受到衝擊。有趣的是,有些觀眾因此轉向追求更具人性、更簡樸純粹的作品。或許在資訊過盛的生活中,我們也開始審美疲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