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Online Ad_675 pix x 120 pix_edited.jpg

[中] 非關舞蹈祭:非只關舞蹈,更在乎身體

文:凌志豪


《Complement》/攝:Yoichi Tsukada(照片由不加鎖舞踊館提供)



不加鎖舞踊館(Unlock Dancing Plaza)一直在實踐#非關舞蹈的概念,摒除舞蹈技巧和各種舞蹈理論,聚焦於作為本源的身體,鼓勵公眾參與,重新認識使用身體的方法,利用身體作為媒介探索自我以及與社會的關係,創造屬於自己舞蹈的方式。落實在本次長達半年的非關舞蹈祭,策展人李偉能(Joseph)跟監製李漢廷(Michael)以「編舞的方法學」(choreographic methodology)作為主題貫穿整個舞蹈祭,透過公眾參與、表演節目及專業發展等方面勾勒出#非關舞蹈的面貌。


編舞的方法學:舞蹈風格及視覺畫面外的作品構成


相對利用舞蹈作為一種隱喻,以不同的動作和舞者之間的互動象徵各種感情、關係、現象或哲理。是次舞蹈祭所挑選的作品,著重於呈現某種遊戲和程式作為創作機制,以及超脫特定的舞蹈風格技巧或流派,闡明非關舞蹈的概念。例如韓國舞蹈組合 Choi X Kang Project的作品《Complement》並不透過舞蹈姿態來探索空間與視點的主題,反而透過程式化以及簡單的重複動作,配合即時的延遲傳播及錄影播放,將眾多不同時空和角度的畫面匯聚在同一個劇場空間。基於動作的重複性,觀眾難以辨認舞者背後的兩個電視機是否剛才刻意在觀眾面前走過暴露拍攝過程的攝影師所拍下的畫面,通過媒體影像的再現,誘發觀眾思考自己的觀看經驗。上述對於影像記錄和空間視覺的思考非由舞蹈帶出,而是透過這個作品的機制構成,作品並不只是關於舞蹈,更在乎形式。


一波又一波的疫情,令海外表演團體無法來港,五個海外作品被逼在網上展演,但如此挑戰亦為整個舞蹈祭開拓了更多對話的空間及可能;由原來的五個節目拓展到另外加上五個本地重製及新的節目,當中與海外節目的主題及內容有著多重意義的對照。例如《相對現場》中〈你我相對多麼___〉和〈現場〉 兩個作品,同樣思考媒體再現為人帶來的距離,〈現場〉大量利用直播媒體作為演出方法及媒介,進一步呼應著《Complement》 對媒體紀錄真實性的反思。另外正如主辦單位策展理念所言:「舞蹈作為其中一種集合感知、理性和原始的表達方式在現今當下如何連結世界各地的群眾,共同分享經驗,與時代相連。」在2019年觀看過大量新聞現場直播之後,直播在香港語境之中多了一層複雜的社會脈絡和意義,此時此刻重新演出這個作品,正好讓人思考更多直播之中,身體的在場與非在場,及各種本真性(authenticity)的問題。


〈現場〉/攝:Carmen So(照片由不加鎖舞踊館提供)



回歸到#非關舞蹈對自我檢視身體的關注,無論海外作品或本地製作都有著要將舞者身體背後的各種特性和歷史直面(in-yer-face)觀眾的特點。匈牙利編舞阿德里安.學德(Adrienn Hód)的作品《Solos》,把三位舞者的作品獨立呈現,以其別具特色的服裝,豐富的表情及誇張的語言和情緒,直接呈現身體的能量和狀態,不以各種舞蹈的方法和技巧來編寫故事。另一邊廂,王榮祿的《身體活》,回顧自己舞蹈身體的歷史,通過大量獨白,將他在馬來西亞接觸舞蹈及學習過程娓娓道來,整個作品像是一個忘卻所學(unlearning)的過程,劇場的各種元素配樂、燈光等等都被一一分開處理,一層一層的脫下各種舞蹈的「活兒」(技巧),將原本的身體還給觀眾及舞者自己。


#非關舞蹈:作為觀眾培力充權的方法


舞蹈祭當中亦有不少公眾參與的部分,蘇威嘉自由步工作坊同樣貫徹著#非關舞蹈的核心思維,鼓勵不論年齡的觀眾主動探索自己的身體,透過不同練習和遊戲的方式了解自己身體的慣性和特質,鼓勵參與者自由地欣賞自己的身體,從各種舞蹈美學流派及技巧之外,自由鑑賞舞蹈,為觀眾充權,肯定自己的鑑賞能力和舞蹈潛能。台灣舞者蘇威嘉以往有為長者設計不同的舞蹈方法,正好幫助整個藝術節接觸不同層面的觀眾,以及照顧不同身體的狀況。


疫情下新的交流方式和啟發


由於疫情所限,香港的舞者無法飛到外地駐留,短短數週的面對面交流計劃轉為長達六星期的網上交流, Joseph分享與Choi X Kang Project 的交流經驗,提及這種長時間互相提出題目讓其他人創作,以及結合大量視聽多媒體文本的分享,可以在構思作品的過程及理念上更深入地了解到對方,可以更好地在互相的作品之中找到接合點,拼湊出新火花。這種新的交流方式可能可以啟發開關之後的交流計劃,或許可以採用混合形式進行,加入事前的網上交流準備,對方的學習經歷以及取材有更深入的認識,以助促進在地的舞蹈火花, 且可為雙方日後的合作建立更深遠的關係。


總結本次舞蹈祭,一方面綜合性地展示了#非關舞蹈概念不同的實踐方式及面向,並一直延續不加鎖舞踊館拓展舞蹈觀眾以及為其充權的目標;同時這種集中的展演,鼓勵了非科班出身的舞者,繼續發展各種跨媒介、超脫舞蹈定義的作品。疫情下的限制也啟發了海外和本地節目對讀的模式,並為日後如何安排駐留計劃提供了新的方案。


蘇威嘉自由步工作坊/攝:Vincent Yik(照片由不加鎖舞踊館提供)




==

凌志豪

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藝術及比較文學系、香港大學Cultural Leadership Youth Academy成員。曾任校園藝術大使、練習文化實驗室市場策劃總監,並曾獲青年文學獎、李聖華現代詩青年獎、藝術同行2014最佳表現獎等。除文學創作外,閑餘涉獵藝術評論、翻譯、展覽策劃等工作。



不加鎖舞踊館

聯合策展人: 王榮祿、李偉能

活動日期:2021年7-11月




Tags: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