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Online Ad_675 pix x 120 pix_edited.jpg

[中]《大鄉下話》:用港式Cabaret風格大玩語言和身體的陌生化

文:Yumi Leung


繼《Tri家仔》和《撈鬆》後,伍宇烈、盧宜均及劉榮豐三人組合再次帶來Cabaret(卡巴萊)歌廳風格作品《大鄉下話》。這種植根酒吧、餐廳的表演形式旨在帶來貼地娛樂的體驗,不需要精心製作的布景、服裝或特技效果,純粹以歌曲最純淨的一面與觀眾作交流。在《大鄉下話》中,故事以一班航程內數個段子,不同角色以不同方言,展開一段載歌載舞的歷程,在陌生化的舞台效果中為觀眾帶來輕鬆又另類的新思考。


《大鄉下話》/攝:Yvonne Chan(照片由城市當代舞蹈團提供)



語言的陌生化


作品中包含多種語言的歌詞對白,有廣東話、潮州話、上海話、台山話及澳洲英文等,頗有一種「好似聽得明」的觀感。在開場段落中,被飛機空姐不斷糾正廣東話口音的年輕舞者,配合著舞蹈動作生動表達此種語言對她的陌生與不適,語言的陌生化效果為舞台增添了趣味。


《大鄉下話》的英文名Home Sweat Home更是大玩「Home Sweet Home」的諧音,sweet和sweat的偷換,似乎暗示移動的身體也有累與流汗;還有唱跳段落中La La Land的諧音轉換,多處盡顯廣東話的盞鬼之處。


在這裡,不同的語言雖未必全然達成順暢的溝通和理解,但被合在同一和音中譜奏成曲,這也正是live music(現場音樂)之於語言的魅力所在。


《大鄉下話》/攝:Yvonne Chan(照片由城市當代舞蹈團提供)



身體的陌生化


在大多數舞作中,身體是主角,而聲音多數作為配合身體律動的存在,究竟甚麼才是真正的舞蹈?此作品中的舞蹈身體不同於以往傳統舞作中的身體,它包含了大量的語言對白,甚至多處用語言節奏帶動身體節奏,為舞者增添了實在難度的同時,也令到舞蹈與語言的關係被重新連結。


這裡的身體是生動豐富的,帶著不同文本的,11位舞者來自不同的出生地,帶著他們各自的語言進入作品找回共鳴。舞者樂知靄帶來上海裁縫《手中線》的演繹,「再在布料糾纏,巧手中扭轉就成披肩」,細膩聲線下的歌詞配合著柔軟綿密的身體,再借用布這一道具,從少數民族頭巾到和服,不同身分的轉換中,服裝和身體的文化意味也由此被強調看見。


整個舞台將身體擺置在機場這一場景中,凸顯移動的身體,舞者在橫擺舞台前的行李箱中間遊走,不時回頭停滯,仿似一段身體「旅程」,還是回到那個詰問:我們往哪裡去,又從哪裡來?


陌生化的社會語境


香港作為一個大都會,種族多元,語言混雜,頗具大雜燴的城市特色,移動是這個城市見慣不怪的姿態,微觀至城市當代舞蹈團舞蹈中心從黃大仙的搬遷,抑或近年盛行的移民潮,都不自覺地逼使我們重新思考去或留的箇中情結。


在狂歡合唱段中,透過啟德機場和九龍城追憶香港的過去。借用唱段《牛之水滴》中的歌詞「時間最終到某日回去,身影終去到太虛」,作品也為觀眾帶來對現在與未來的思考。當這個嚴肅且略沉重的話題被搬到輕快的舞台語境當中,觀眾在完結時也像經歷了一場太虛



==

Yumi Leung

文字、劇場、舞蹈,在海域來回穿梭,不知疲倦。



《大鄉下話》

城市當代舞蹈團及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

編舞/導演:伍宇烈

創作/特邀演出:劉榮豐

創作舞者﹕張景喻、柯志輝、鄺彥璋、黎家寳、林詠茵、樂知靄、吳卓烽、喬楊、譚之卓、黃振邦、丘善行


評論場次:2021年11月14日15:00 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大盒




Tags: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