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Online Ad_675 pix x 120 pix_edited.jpg

[中]《不死的祭禮》—畫筆本身是圖畫


攝:張志偉

整個演出中看似沒有關係的幾段獨舞與群舞,卻由「不死」串連起來—一個關於生命的永恆與消亡、回憶與哀悼的命題。縱然編舞莊陳波說演出不直指悲傷,但在整體氛圍甚至各舞蹈所用的音樂,主旋律仍是有一種沉重的感覺(即使其中幾個群舞跳出輕盈的感覺)。 在這個基調下衍生的十支舞蹈由一眾年輕舞者完成,但感覺卻比他們似有的經驗更為順暢而流麗,在舞與舞之間我更會看到,正因為舞者不以完成某些動作姿態為「點」而跳舞,而是集中於身體的流動,以「線」為基本單位來表演。以致即便上一支舞與下一支舞在風格及表現方式不盡相同,但還是有一陣張力,把舞者連在一起。

如此,即便演出有十支舞作,但還是可以用一個整體來觀看是次的「祭禮」。在主色調是黑色的空舞台上,演者主要身穿褐土色的服裝來跳舞,這個設計加上他們略帶中國舞的元素的動作。初以為演出會以一種貼近自然,或以簡樸的質感去演繹離別或回憶,但後面幾個舞蹈卻突然插入橫在舞台後牆的錄像,那些突兀的眼睛與具現代感的幾何,與舞者一身土黃而近乎皮膚的顏色對撞,在以呈現流水一樣姿態的身體後面,似刀鋒似的割開沉溺在憂鬱的舞者身體,又很具力量。

舞者:盧敬燊;攝:張志偉

誠然,年輕舞者還是有稚嫩的部分,不論是動作、呼吸也顯得生硬。尤其對「停頓」這個現代舞最關鍵的難題上和節奏的掌握實在需要改善。編舞似乎也了解他們的弱點,故在群舞上也有所調整,簡化了很多必須要整齊合作完成的舞步,讓他們看起來合拍。而且,如上所說他們不是以「點」為基礎,不是以完成某些動作或接連的舞步為目的,而是以身體如何做成線條為軸,即是舞者不是以身體為畫筆去畫出形狀給予觀眾欣賞,而是讓觀眾看的是畫筆本身的姿態。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其實本地不少舞作也忽略了,但《不死》卻忠實地做到了。其中最值得留意是在褐土色之中插入的一支舞者穿上藍白服飾,跳出更有中國舞風采的舞蹈。不同於一般傳統甚至現代中國舞,因為舞者不在追求單一動作上的美麗。當然一眾女舞者還是有展示一些起手式的功架,或以圓步為主調再變形的路線,但編舞追求的不是擺姿勢,而且動作的流暢度。以使如果觀看單一舞者,可能會覺得她的動作並未完成,那怕腰未夠低、身未能彎、意未盡興。但這個不完全的姿態卻是自然的,而且有舞者自身獨有的曲線所在,更重要是當作為整體來觀看是,每一個舞者也是自然的存在,反而成就了一幅不突兀的圖畫,一種非關整齊,而是各自表述卻又合拍的流麗感。這是編舞要很熟知舞者脾性後,才能做出來的成果。

有趣的是,以一眾年輕舞者去演繹,更多是學生舞者身上看到不少沙石的演出中,我發現作品不同於一般的學生甚至一些專業舞蹈,《不死》沒有要觀眾體諒不成熟的舞者或原諒因為太多原因而不完美的意圖。簡單來說,編舞沒有為了完成一些所謂完美的動作,而要求根本沒法達成的舞者,而是以舞者的性情出發,去發揮他們的最大效能。這種把年輕舞者的舞蹈作品當成是一場專業演出看待的態度,當然正常不過,也根本沒有討論意義,但在香港卻是難能可貴。

===

肥力

藝評人,劇場人,插畫人。 個人網站:www.felixism.com。

《不死的祭禮》

編舞:莊陳波

評論場次:2017年6月24日20:00 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