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Online Ad_675 pix x 120 pix_edited.jpg

[中] 九大單元見本相


《Soulless》;編舞及舞者:(下)馬師雅;舞者:(上)柯志輝;攝:Mark Lam

九月份,我在一週內看了三部製作共有九個單元的舞蹈作品,見證著香港當代舞在未來發展中的新力量。在八位新生代編舞當中,演出作品主題有各式各樣,內容圍繞著自身處境和回應社會某些議題,讓觀眾充份感受到各人對當代舞蹈藝術的承擔和努力。在九個單元中,創作內容涉及:倫理關係、教育體制、愛情枷鎖、自我肯定、工作壓力、權力遊戲、演出意義、世界文學,以及性愛關係。這些內容對於每位認真創作的藝術工作者而言,都是必經的迷思階段;問題是,他們到底如何透過作品和觀眾溝通,而不是只停留在自我感覺良好的自慰狀態。


「舞蹈新鮮人」系列:程偉彬《獨.蝸》、邱加希《純生》


在「舞蹈新鮮人」系列,由程偉彬《獨.蝸》以及邱加希《純生》組成。這個系列最值得關注的是,由香港舞蹈聯盟擔任今年的製作人,與康文署共同發展本地舞蹈,為新生代編舞家提供專業的表演平台,為觀眾呈現本地全新舞蹈作品。《獨.蝸》創作基礎是「以生老病死為主軸,感受病患者的孤獨與虛無,為在世者尋找生命的另類溫度」為出發點,作品給我聯想到糾結的父子關係。演出藉著兒子的觀點,呈現出他如何痛苦地照顧長期病患的父親,當中最具感染力的,莫過於是兒子刻意努力擺脫和父親的血親關係。我相信在眾多父子不和的關係當中,每位兒子都希望自己變成中國神話人物哪吒,乾脆地「削骨還父,割肉還母」來個了斷。可惜,現實中並非如是,因為血親永遠都是欲斷難斷。這個作品對我來說是語言元素太多,想像空間太少,也許正因如此,我才能感受到程偉彬埋藏心裡「不吐不快」的欲望。

《純生》;編舞:邱加希;舞者:(前)李嘉雯;攝:Cheung Chi Wai

反之,邱加希《純生》就給我非常大的想像空間,她對相關題目的想法和技法,已達到高水平的藝術層次。作品的介紹中述明其創作基礎是「述說人的控制慾如何在關係中原形畢露,呈現一種無法逃脫制約的無力。誠邀你(觀眾)窺伺在無意識的選擇中跌宕的參與者,並體會眾人的卑微。」演出並沒有曲目襯托,只選擇透過三女一男的舞者,不斷發出各種高低層次和音韻的「媽」來表達出「純生」的生命狀況。於我而言,這個作品所呈現出來的是,回應教育體制如何令我們在不知不覺間變成怪物。在整個舞蹈過程中,令我想像印度哲學家菩德曼說:「播種一個行為,你會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穫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穫一個命運。」換言之,我看到了本來「純」粹的學「生」如何慢慢建構自己悲慘的命運。在創作舞者的執行力方面,由於邱加希的舞蹈動作設計是要求舞者盡量突破常規,引致他們長時間都安排坐在有轆的圓凳上舞動,強化角色設定中「學習者」的身分。張嘉怡、李嘉雯、盧敬燊和譚玉婷的臨場表現,並沒有讓觀眾失望,各人以充滿感染力的肢體動作,成功刺激觀眾思考「體制」的含意。


當代舞林 10《燃脈》


東邊舞蹈團主辦的「當代舞林」系列,今次已經進入第十回。是次請來的編舞有:馬師雅、陳俊瑋、丘展誠、邱加希,以及莫嫣,他們所關心的題目十分廣泛,首先是馬師雅的《Soulless》,舞者是柯志輝和馬師雅。這個作品以男性角度,表達出「人偶之間」的兩性關係,女角是一位沒有生命的吹氣娃娃,男角透過不同方法讓她愛上自己,某程度是齣愛情悲劇,因為在相處過程中,大家都是沒有靈魂(Soulless)。其實這種題材屢見不鮮,2009年的一齣日本電影《空氣人形》(港譯:援膠女郎)已經將相關題材發揚光大—電影講述一個中年男人和一個充氣娃娃生活,男人依賴充氣娃娃解決慾望。未料有一天,充氣娃娃突然活了起來,「心」中產生各種各樣感情,愛上錄影帶店員,像「人」一般體驗生活。但是,娃娃也必須面對氣會用盡,就如真正的人類生命都會消失的宿命。如果馬師雅不能夠發現新的討論焦點,作品只會停留在展現舞蹈技巧的層面,如果舞者演出時的心理質素不穩定,就連唯一的舞蹈張力也失去。


陳俊瑋的《煙柳重》是個有趣的單元,他和女舞者盧盼之共同演出。演出透過女舞者不停用對白自我介紹,再配合雙人舞的肢體互動,構成一幅「我身跳我口」的圖畫。問題是,如果要選擇這種表達方式,必須要考慮語言的排外性和動作之間的融合,避免出現互相排斥的局面;此外,就是有關對白內容,我理解作品某程度上是在梳理舞者的個人情感,有自我肯定的作用。不過,站在觀眾立場而言,現階段就較難找到和作品溝通的橋樑,建立互相關愛的層面。


丘展誠的《出頭》是關於男人在資本主義社會下,除了面對主流的工作壓力,還有抗拒內心追求理想的狀況。關於出頭(或者叫做成功)的想法,現階段我感受到的是不斷重複的痛苦過程,編舞並沒有刻意尋找出路,導致作品的思想層面單一化。其實有關題目涉及到的是男人的壓力,這種壓力很多時來自於所謂的普世價值。用倫理學的角度思考,歸結主義認為只有產生具普世價值結果的行為才是正確的行為;功利主義認為,快樂和痛苦是唯一具有普遍意義上內在價值的事物。所以,對於「出頭」的評議其實有很廣義的思考層面,並不一定只有痛苦掙扎。


邱加希的《Stubborn...ing》運用兩位男舞者,一支普通的蒸餾水,來表達出人獸之間的權力遊戲,壓迫者和被壓迫者的互為思想。邱加希的作品如前文所提及的《純生》都是「想法先行」,這是我較為喜歡的創作風格,因為技法是有限的,只有想法才是無限。我看的場次由於舞者的身體狀態有點不穩定,導致未能充分表現出作品應有的內在力量。莫嫣的個人獨舞作品《A Major Clown In G Flat》有點令我喜出望外。她先以小丑狀態亮相,目的是要矮化舞者的自我形象,當角色就如安徒生的驚慄文學《紅鞋》(The Red Shoes)的女主角倒下時,演出開始進入下半部,觀眾可以見到為了取悅觀眾的舞者開始自我觀照。莫嫣找到表演藝術的本質,坦然面對自己的不完美,演出具有很好的感染力。


《二延體》2017


最後,對於CCDC舞蹈中心推出全新舞蹈延續創作平台的「二延體」,分別由李嘉雯和何樂宜這兩位編舞負責。李嘉雯的《〡夂〨〤》是以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創作的反烏托邦小說《1984》為創作藍本,作品對現今英語的影響仍然存在。例如:老大哥(Big Brother)、101室(Room 101)、思想警察(thinkpol)、犯罪思想(Thoughtcrime)、非人(Unperson)、忘懷洞(Memory hole)、雙重思想(Doublethink)、新話(Newspeak)這些概念已普遍用於代表極權主義。而舞蹈作品中,其焦點放在主角在日記上寫下的字句:「所謂自由就是可以說二加二等於四的自由。」的延續創作,編舞希望觀眾主要感受到被監控的處境和二加二等於「五」洗腦教育,只可惜在處理手法上,暫時還未能呈現出極權無處不在的壓迫感。至於何樂宜的《Mrs Murphy》主要以女性角度出發,嘗試探討性與愛的兩者關係。其實無論性沉溺還是面對慾望的浮念,其關鍵在於過程中要自我了解和善良對待,這樣才可以超越只求快感的基本層面。

《Mrs Murphy》;編舞:何樂宜;攝:魏樹深

延伸閱讀 Further Reading

本地新晉編舞展演 Young Choreographers Showcases

===

曲飛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成員、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舞蹈、戲劇、電影及媒體藝術、藝術評論界別)、香港小劇場獎創辦者兼召集人。

「舞蹈新鮮人」

編舞:程偉彬、邱加希

評論場次:2017年9月10日15:00 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當代舞林 10《燃脈》

編舞:馬師雅、莫嫣、丘展誠、邱加希、陳俊瑋

評論場次:2017年9月17日 16:00 牛池灣文娛中心文娛廳

《二延體》2017

編舞:何樂宜、李嘉雯

評論場次:2017年9月16日20:00 CCDC 舞蹈中心賽馬會舞蹈小劇場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