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 「共創實驗室」:談談有關創作的過程、手法與分析


參加者(左)林耀洪和(右)藍嘉穎以慢動作爭奪桌上的巧克力;圖片由作者提供。

2017年的12月,筆者參加了由香港舞蹈聯盟主辦,資深創作人黃大徽及藝評人李海燕聯合主持及策劃的第二屆「共創實驗室」。為期三星期的「共創實驗室」工作坊分三個階段:經歷、實驗與呈現。「共創實驗室」強調分享概念與共同創造,製造一個開放的、實驗性強的討論空間,讓本地舞蹈藝術可以多樣性發展。


大部份參加者都會在工作坊的第一天,簡單闡述一個期望測試的概念及問題,這個問題將(或許)會帶領研究及討論之發展方向。筆者帶著近年對「資本主義」此議題的興趣及已進行之前期實驗、研究與演出來到工作坊,引伸了一個針對此主題(theme)的創作手法之思考問題:「如何平衡作品中的嚴肅性與幽默性?」


創作手法與主題:關係的探討與發展的方向 筆者暫時以「創作手法與作品主題的互動」來界定這個初試之創作模式。從過去的創作經驗與研究累積下來的數據,筆者認為「形式(form)可以是內容(content)」,作品中呈現的某些形式往往是反映主題(theme)的其中一面鏡,形式是一套可見之形態及結構,用以模擬(imitate)某些事實及現實的法則(laws of reality)。而表演藝術上的形式由一個抽象的概念,轉化為作品一切可見的特徵,建構著作品內的世界觀與時間觀。這些世界觀,成為作品內容的重要提示,指引觀眾看到作品的主題。

文章開首所提出的思考問題始於觀察社會上(尤其是網絡上)對一些社會及經濟問題的回響及反應,這些戲謔式的反應總會以某些幽默來突顯對現實的無力感。筆者假設部份諷刺時事的戲謔是在社會既有制度下的「被欺壓群」對「受惠群」的回應,所以探討「平衡作品中的嚴肅與幽默」的創作手法,便有助於整合一套較有系統的當代舞創作模式,而這套模式對演繹某些具社會性的議題更為有效。 1

筆者以「資本主義對社會上的貧富懸殊之影響」作為中心主題,在思考著如何建構作品的世界觀時,參考現代經濟發展上每一階級及單位的互相依賴、互動與發展,筆者希望作品中的演員可以有一種「從屬關係」,因此筆者計劃演員間要確立一套孤立卻又互相高度依賴的關係,來表示資本主義社會中「貧」與「富」的互動關係。

工作坊的第一個星期裡,兩位聯合主持帶領各參加者體驗不同經歷,同時亦輔助筆者規劃兩次呈現的細節。

劉詠芝為工作坊度身設計的實驗;(左)參加者賴閃芳和(右)主持黃大徽。​

編創劇場(Devising Theatre)在舞蹈創作前期的影響與化學反應 在計劃的第二星期,包括筆者在內的每名參加者,須要帶領一節約兩個半小時工作坊,因著計劃首天之思考問題,我們可以自己的問題為工作坊度身設計練習與實驗。

儘管藝術家會因應不同的主題而有不同的創作方法,但筆者仍然覺得編創劇場(Devising Theatre)的設計及手法,比較適合應用於某些具社會性或廣泛性之議題的創作。以筆者對「編創劇場」的經驗與理解,編創劇場是一種透過對已有文本或其他啟發靈感的素材重複地研究、討論、即興、練習及編輯的集體創作方法,有助收集不同人對某議題的看法與經驗,對具社會性或廣泛的議題進行橫向研究,讓作品更具感染力及易於產生共鳴。

在創作前期以編創劇場手法創作,有助於筆者等藝術家以較宏觀的視角來對研究主題收集數據。這種創作手法成功與否,取決於創作組合的成員之投入及慷慨度,成員如把其獨有之技能及見解等帶到創作之中,而領導創作過程的藝術家(例如編舞及導演)對各人之不同意見包容及篩選,最後可以編輯、整理成為既獨特又宏觀的作品。

在是次「共創實驗室」中,成員賴閃芳除演繹筆者最後呈現時的作品外,亦臨時擔當了劇場構作指導(Dramaturg)一職,在我們一個短短的對話中,她對筆者的創作手法、主題甚至是對舞蹈藝術的看法等進行發問,這些經驗有助筆者在度身設計的該節工作坊後,再重新釐定與改進整個最後呈現。


工作坊過後的討論環節;(左一)劉詠芝。


以創作參數(Parameters)及條件(Conditions)來劃定模仿的現實 第二階段為度身設計工作坊,筆者把研究主題/作品收窄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階級鬥爭」之世界觀內,因此筆者從工作坊的第二階段開始,為作品定下限制其發展之創作參數(Parameters)。筆者基於對此主題之研究與了解,以經濟及社會行政學上的資本主義作為跳板,並為創作提供靈感來源及觀察創作的過程。

在度身設計工作坊,筆者列出大約十二個創作參數,用以限制其他工作坊參與者的想像範圍,呈現的作品之中需要包括:

1. 一件傢具 2. 需要使用手電筒的時刻 3. 一個進食的動作 4. 整個群體一致行動的一刻 5. 需要使用一首音樂 6. 極慢動作 7. 重複 8. 一個穿外套的動作 9. 結尾是整個群體往後移動 10. 一個日常手勢 11. 使用參考文章中的句子 12. 一個交換的動作

這些參數包括針對主題的描繪與論述,以及簡單的編舞設計,當中亦有為參與者提供創作的原材料。

在歷時兩個半小時的工作坊後,我們進行了約半小時的討論,雖然是次報告好像只集中於尾段的編創劇場實驗,但討論過程中筆者便發現實驗當中的各個可行與不可行,例如參考文章中的影響遠較預期的低,以及過多的創作參數令參與者吃不消等。在這之後,筆者重組了在最後階段的呈現之設計,並減少創作參數、及分別給予參與者不同的創作參數,令每一位參與者變為其他人行動的暗示/提示,從而令大家在空間中的動作更有觸發點及原因,各參與者之間的關係也更為緊密。

正因如此,這種加入創作參數的創作手法不單限制了參與者在時間及空間上的多餘行動,更同時給予他們一個創作方向及目的,令作品更巧妙地模彷資本主義社會上「各階級的互動」。


動作、動作的動態(Dynamic)與質素之選取 或許讀到這段時,你會看到筆者還未就舞蹈的最基本的創作單位——動作進行討論,那筆者對動作的設計有沒有多生了一個不同的看法?

如前述,筆者與賴閃芳在工作坊中段對創作之主題及手法進行了一個短暫的討論,當時曾討論到有關是次創作的動作素材及動作於舞蹈中的角色。動作就如符號,帶著一些既是特定的,亦是流動的意義,隨著社會、文化與觀賞者背景之不同而有所分別。筆者認為,創作上的所有設計及附加於作品的提示,如果能夠清淅地帶領觀眾觀看作品,動作本身便能超越社會與文化等的限制,令觀眾可以了解與明白作品了。

就如前面提到的十二個創作參數,當中有關編舞設計的創作參數,如:一個日常手勢、極慢的動作、重複等,便是動作的來源及動作質素之重要元素。筆者想在此強調,舞蹈的最基本的單位必定是動作,所以編舞的工作首要認識動作,以及認真選取編排動作的各種手法。好編舞就如拿著一條對的鑰匙,開啟精心創作之門(作品),帶領觀眾到編舞想觀眾看到的世界。


每一位從事創作的藝術工作者,也會有自己認為較擅長的創作方法,雖然這並不表示我們只會一種創作的方法,但是人有偏好,會選一個比較順心的方法來創作。儘管如此,我們仍然需要學會駕御其他創作方法,才能於藝術創作上,特別是近年大為流行的「跨媒介」藝術(Interdisciplinary Arts)創作中,找出更佳的舞蹈創作過程與手法。筆者希望透過此研究報告,記錄參與「共創實驗室」過程中所發現,在討論藝術創作手法之同時,亦鼓勵各位本地舞蹈藝術家於創作時能保持過程之實驗性,讓其作品充滿不同的可能性。




1 由於此創作手法之研究仍在初步階段,故在往後的研究與實驗仍會提出及嘗試其他不同的模式。亦因編幅有限,未能在此詳述此前設的基礎。


===

劉詠芝 自由身舞者、編舞及劇場構作。畢業於西門菲沙大學現代藝術學院,獲藝術碩士學位(跨媒界藝術創作及研究),曾於多個藝術節及計劃中發表舞蹈作品及研究。

Related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