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Online Ad_675 pix x 120 pix_edited.jpg

[中] 評《舞.聲》


《The Battle Zone》;舞者:(左起)梁儉豐、陳頴業;圖片由香港藝術節提供。


香港藝術節主辦的香港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每年都請來外地不同的跨媒體藝術家與香港的青年編舞來個藝術大碰撞,嘗試讓編舞在交流的過程中思考舞蹈與不同媒介的關係。今年他們請來比利時的聲音藝術家及作曲家彼德.黎納(Peter Lenaerts)與兩組編作組合共同創作了舞蹈平台的第一炮《舞.聲》。兩個作品風格迴異、主題不同;分別是梁儉豐及陳頴業創作的《The Battle Zone》及盤彥燊的《渦》。

梁儉豐、陳頴業《The Battle Zone》 陳頴業是街舞舞者,梁儉豐專注當代舞。他倆今次的共同創作《The Battle Zone》是延續早前的實驗性(Experimental)Battle《Battle-Or- Not》。作品以街舞中的Battle出發,嘗試探索當中的意義及街舞與當代舞的「比對」關係。


作品一開始,四位演出者(兩位街舞舞者及兩位當代舞舞者)分別坐於劇場的四個角落,中間建構出一個競技場所。作品的結構十分清晰,先以兩位街舞舞者的battle作為開始,隨後是不同組合的舞者(街舞對當代舞、當代舞對當代舞等)的對壘。

其中一段,陳與梁在舞台中央「比舞」。陳先以拳頭捶打身體不同的部分,梁以他流暢的身體語言作出回應,陳亦以他充滿節奏的語言回應。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延續了他們的「對話」。兩位創作者好像要讓觀眾明白,舞蹈也只是一種語言,何須分什麼的風格呢。

陳頴業在場刊裏說「街舞Battle,劇場Performance,想法及形式上都很對立」,然而是否真的完全對立呢?事實上,「Battle」和「表演」經常以唇齒相依的關係出現。美國舞蹈電視節目「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至今已進入了第十三年,形式上是劇場表演,但也在Battle的框架內進行。即使舞蹈以外的範疇,綜合格鬥 (MMA) 世界裏的Battle也十分具表演性。因此若要探討Battle與劇場的關係必要有更深入的思考,始能讓觀眾有更廣闊的想像。


至於舞蹈跟音樂/聲音的關係,在這作品似乎也沒有太多的探討,音樂的作用最主要是强化片段的氣氛及處理片段間的轉接。反而,另一作品《渦》在這方面的探索比較多,能看到兩者的互動及較平等的關係。


《渦》;舞者:(左)盤彥燊;(右)盧敬燊;圖片由香港藝術節提供。


盤彥燊《渦》 在《渦》中,編舞盤彥燊嘗試建構「虛空」的美學,像中國書畫所重視的「虛實」般,編舞進一步把「虛」顯彰。音樂及聲音也遊走於這虛空之間,獨立地或與動作一起編織出新的意義。

作品於寂靜中開始,兩位男舞者相隔前後站著,背對觀眾,慢慢搖晃身體,十分慢。隨後聽到雀鳥的叫聲、磬的敲打聲及一些寧靜的自然環境聲音。在好像沒有太多事情發生的情況下,觀眾被帶進了作品的世界,也慢慢張開了感觀,去發現每一個最細微的動作、每一個最寧靜的音符。

除了聲音創作外,作品亦運用了文本。開始的時候,用了顧城的《我是一座小城》,以中英文交錯朗讀,在温婉的聲音及恰當的節奏演釋下,增加了作品的詩意。可是在「我看見你」的段落中,文字卻過於平白世俗,像「我見到你對眼係啡色」、「我見到你眨眼嘅時候唔係完全合埋」等文字都與前一段的文字及作品已建立了的風格大有分別,大大削弱了作品的詩性。如能在這一段文字上多花心思,必能令整個作品的風格更為統一,也容讓觀眾有更多的聯想。


===


《舞.聲》

編舞:梁儉豐、陳頴業、盤彥燊

駐地聲音藝術家及作曲家:彼得.萊納 (Peter Lenaerts)

評論場次:2018年2月24日20:15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丘思詠 自由身舞蹈工作者,專注於舞蹈教育、研究及寫作。她先後於紐約大學舞蹈系及香港大學文學系完成她的藝術碩士及文碩士。她現為香港教育大學舞蹈學科的客席講師。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