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Online Ad_675 pix x 120 pix_edited.jpg

[中] 《球賽》——「做到幾多就幾多」的意義

文:葉瑪

《球賽》(導演剪接版)/攝:Cheung Chiwai(照片由多空間提供)


看多空間的《球賽》,不能只看作品本身,更要看它的製作背景。


2020年11月下旬,第四波肺炎疫情爆發,康文署朝令夕改,由「所有演出人員需進行檢測」瞬間變成「不可進行有觀眾的演出」再變成完全閉館,只是短短一週的事情。那一個星期,各大場地原定上演的戲劇、舞蹈、音樂節目,如非放棄拍攝直接離場,便是在製作週只過了一半下,趕在最後一刻完成拍攝。


經歷了一整年疫症,失去了觀眾的劇場藝術家紛紛嘗試轉拍影片,為作品尋求一個出口。這也無可奈何,畢竟若不中途轉拍,作品就此夭折,所有心血亦付諸流水。筆者也不諱言,即使再對拍攝有追求,現場演出和影像拍攝的創作與觀賞的角度和眼光並不可能一致。像《球賽》這種中長篇作品,創作更是難以雙軌並行。因此,觀看影片時,我第一感覺是十分可惜。在鏡頭和熒幕的隔阻下,觀眾只能看見劇場的調度,而無法置身設地感受。《球賽》裡的舞者以不同的球種編作舞蹈,不同材質、重量的運動球和身體,和地面踫撞之間發出的聲音亦會營造出獨特的氣氛。起初時激烈的球賽,球員們猛烈拍球營造的戰意,對比起後來一個人靜默地用乒乓球拍反覆拍球的冰冷,即使再精細的耳機,會無法重塑現場的節奏和質感。


然而,筆者非要完全否定這次創作。《球賽》,尤其是導演剪接版,讓我看到的就是那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掙扎。拍攝團隊用盡黑盒劇場的不同角度,善用原有的佈景,如圍繞舞台的鐵絲網,構作更有戲劇張力的畫面。而一幕接一幕看下去,觀眾不難意識到,《球賽》所跳的,是現實的反照——照見被囚禁的、已犧牲的、未知去留的人,然後後面一切留白。劇終一段指向香港主權移交最後畫面的影像,更將作品一把拉到社會現實。


但作品非為政治控訴,只是願意與觀眾看見這種掙扎的意義。2021年2月的香港,每一個香港人也身處這種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掙扎。球證、評判、過往相信的規矩都失效了,創作人當然也沒法獨善其身。然而這些時候,或許我們更要相信藝術本來的力量——至於看到多少,想像有多少,全屬每一個觀眾的造化。



==

葉瑪

倫敦大學畢業,回流三年,界乎於機構與自由身之間製作劇場;

寫政治/文化/藝術,以香港作為信仰。



《球賽》

多空間

編舞/導演/構思:馬才和


評論場次:2020年12月12日 線上首播


《球賽》(導演剪接版)

多空間

編舞/導演/構思:馬才和


評論場次:2021年1月29日 線上首播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