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Review of SWITCH](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7b4c47_82cb51ac934d450e9d6be6e948bb9fcd~mv2.png/v1/fill/w_370,h_208,fp_0.50_0.50,enc_auto/7b4c47_82cb51ac934d450e9d6be6e948bb9fcd~mv2.png)
[ENG] Review of SWITCH
Text: Dicky Lam SWITCH / Photo credit: Matthew Ma The latest work by choreographer Cherry Leung is a moving exploration of love....
![[中] 《SWITCH》 在黑盒中用身體找尋模糊化的身份](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7b4c47_a8a8ed6fad004c9fbb048497b838c521~mv2.png/v1/fill/w_369,h_208,fp_0.50_0.50,enc_auto/7b4c47_a8a8ed6fad004c9fbb048497b838c521~mv2.png)
[中] 《SWITCH》 在黑盒中用身體找尋模糊化的身份
文:Yumi Leung 《Switch》/攝:Matthew Ma 回歸到人與空間,從黑盒劇場的實驗性談起 雖然黑盒劇場早已不是甚麼新鮮事,但它的邊界依然在被不斷探索中,打破傳統劇場「舞台」和「觀眾」面對面的擺放方式,在四方黑暗的同一平面上,前後高低的固有定義邊界被消除,...
![[中] 談《聖誕快樂》的演出與網上轉播的思考](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7b4c47_c3e7123fa0314ef5adc55558d8daf035~mv2.png/v1/fill/w_370,h_208,fp_0.50_0.50,enc_auto/7b4c47_c3e7123fa0314ef5adc55558d8daf035~mv2.png)
[中] 談《聖誕快樂》的演出與網上轉播的思考
文:艾蕓 《聖誕快樂》/攝:曾景輝(照片由城市當代舞蹈團提供) 社交距離劇場(social distancing theatre)無疑是衍生於全球疫情大流行下的劇場變奏。當表演場地再次關閉,城市當代舞蹈團駐團藝術家龐智筠的獨舞《聖誕快樂》,為配合聖誕檔期而改以線上直播。...
![[中] 以熱情奔放的西班牙風情喚起沉寂的演出舞台 評香港芭蕾舞團《唐吉訶德》](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16abc8_5256cf08223e4baba7bff31e2b4a3433~mv2.png/v1/fill/w_369,h_208,fp_0.50_0.50,enc_auto/16abc8_5256cf08223e4baba7bff31e2b4a3433~mv2.png)
[中] 以熱情奔放的西班牙風情喚起沉寂的演出舞台 評香港芭蕾舞團《唐吉訶德》
文:艾力 受疫情影響的香港,表演藝術活動近乎停頓。十月份,疫情漸趨緩解,香港芭蕾舞團《唐吉訶德》於香港文化中心連演五場,給沉寂多時演藝舞台注入了一股暖流。久違劇場的觀眾,其愉悅之情與該劇濃烈的西班牙歡樂氣氛正好非常吻合。 濃烈的西班牙風情...
![[中] 舞蹈作為一種鏡像——《佚乙》中的「雙生花」隱喻](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16abc8_79ae0b0cf5ac42099bdd456d201f8edb~mv2.png/v1/fill/w_370,h_208,fp_0.50_0.50,enc_auto/16abc8_79ae0b0cf5ac42099bdd456d201f8edb~mv2.png)
[中] 舞蹈作為一種鏡像——《佚乙》中的「雙生花」隱喻
文:Yumi Leung 繼《雙雙》後,城市當代舞蹈團(CCDC)再次推出線上舞作《佚乙》,給予「雙」這個概念更進一步的探究與不一樣的思考。 女性鏡像的矛盾自縛 同為雙人舞,《佚乙》中的兩位舞者將關係抽象化,結合動作、佈景、音樂、服裝等呈現出一對女性鏡像。作品的英文譯名為《...
![[中] 尚未完成的作品:疫情下的舞蹈碎片](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16abc8_27af3b21a4fc471983943bdb8498dbd0~mv2.png/v1/fill/w_369,h_208,fp_0.50_0.50,enc_auto/16abc8_27af3b21a4fc471983943bdb8498dbd0~mv2.png)
[中] 尚未完成的作品:疫情下的舞蹈碎片
文:凌志豪 疫情之下,所有演出和排演都面臨著極大的挑戰。東邊舞蹈團排除萬難在今年的《當代舞台.香港》為觀眾獻上六個作品,各年輕編舞風格不一,各自進行了不同實驗,但整場演出的作品完成度不高,可以說是未來作品的碎片。篇幅所限,在此就只集中討論其中幾個作品。 〈This is...
![[中] 《I'M NOT SURE ABOUT YOU, BUT I NEED...》浮遊在現實和虛幻之間](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16abc8_cf92f26b4d964edbbed606ad04db414e~mv2.png/v1/fill/w_370,h_208,fp_0.50_0.50,enc_auto/16abc8_cf92f26b4d964edbbed606ad04db414e~mv2.png)
[中] 《I'M NOT SURE ABOUT YOU, BUT I NEED...》浮遊在現實和虛幻之間
文:葉瑪 外國節目沒法來港,反而造就了一些新機會讓本地年輕藝術家發表作品。⿁與約翰(Ghost and John)從倫敦回港短短半年,已積極嘗試以網絡拍攝,或於非傳統場地實踐創作。《I’M NOT SURE ABOUT YOU, BUT I...
![[中] 《遍地謊蜚》 ——身體在說謊](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16abc8_b271194f5c7d4997a64a688e59f0013a~mv2.png/v1/fill/w_369,h_208,fp_0.50_0.50,enc_auto/16abc8_b271194f5c7d4997a64a688e59f0013a~mv2.png)
[中] 《遍地謊蜚》 ——身體在說謊
文︰肥力 人類作為語言動物,卻恆常質疑語言的無力及不確定性。語言作為溝通工具,卻沒辦法完整而有效地傳遞資訊,且充滿歧異及誤差。更大問題是人類說謊的習性,令語言更難以捉摸。以語言為藝術核心的戲劇,經常探討謊言中的可玩性,最出名的自然是哈洛・品特(Harold...
![[中] 評《流轉✕思浪潮》](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16abc8_68d0f53f4e0941288298a64b6eb40fa0~mv2.png/v1/fill/w_370,h_208,fp_0.50_0.50,enc_auto/16abc8_68d0f53f4e0941288298a64b6eb40fa0~mv2.png)
[中] 評《流轉✕思浪潮》
文:葉瑪、艾蕓 評論人註:是次城市當代舞蹈團《流轉✕思浪潮》評論為兩名評論人葉瑪及艾蕓,在觀賞現場演出後以交流形式合撰。 2020年,香港劇場幾乎停擺,而《流轉✕思浪潮》是這一年少有能順利完成的本地編舞平台。經歷2019年至今的抗爭、疫症陰霾,三名編舞的創作概念和編作形式亦...
![[中] 「dance-to-be」的一些觀察](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16abc8_59ffefcda7f54d5b8b2064e044c58f03~mv2.png/v1/fill/w_369,h_208,fp_0.50_0.50,enc_auto/16abc8_59ffefcda7f54d5b8b2064e044c58f03~mv2.png)
[中] 「dance-to-be」的一些觀察
文:赤玉一 當晚觀賞不加鎖舞踊館策劃的「Unlock Body Lab: dance-to-be Launch Edition 」階段展演,甫踏進熟悉的舞館,便由工作人員帶領走進小練習室,邀請做一個小小的分享——在紙上寫下自己一些夢境,並投進紙箱。由於之前沒有看過兩齣階段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