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Online Ad_675 pix x 120 pix_edited.jpg

[中]「舞轉人生」— 甚麼造就了你?

「What's become of you?」意思是「甚麼造就了你?」比較起中文譯名《舞轉人生》來得更直接了當、不造作,正好與佛蘭明高舞蹈表現形式相同。西班牙佛蘭明高舞蹈在香港是較為冷門的舞種,今年第四十四屆香港藝術節為大家帶來有別於去年節目《星耀佛蘭明高》的傳統演繹,把佛蘭明高帶入舞蹈形體劇場的空間。


打破傳統的表達形式 佛蘭明高文化發展已趨向舞蹈劇場方式。從以前吉卜賽人藉以用來宣洩情感,只在家中、街上或酒館看見的文化表演變成現在的高藝術價值,對舞技、情感要求有所提升,走入了劇場大劇院,加入其他藝術及舞種元素等。有很多人會喜歡這種改變,亦有人認為其失去原有的自然味道而不喜歡。但對筆者來説,改變是給予新機會及新生命。有很多大師如Eva Yerbabuena、Israel Galván,新一代的Rocío Molina、Patricia Guerrero等都嘗試打破傳統、尋求突破,把佛蘭明高推向另一個更高更好的層次。《舞轉人生》的法國舞者庫斯特曾與 Israel Galván合作而深受其影響,令她的舞風有現代感的簡與潔。她喜歡用直接簡單如伸展五隻手指,像與人握手般的動作代替典型佛蘭明高的手腕轉動,這便是Israel Galván的招牌動作。另一方面,在歌手、結他伴奏與舞者的合作結構上亦打破常規,刻意把他們分隔,放置在開放但並不相同的空間,用先與後的時間方式出現,近乎互不相見但仍牽著一絲關係的情感互動,便是這埸演出獨特新穎之處!


以舞蹈與空間道具道出心路歷程 法國劇場建築師博里以第三者角度來看庫斯特,他用舞蹈與空間道具道出她的經歷及對舞蹈的決心。他想為她打造一尊佛蘭明高肖像,從與紅裙子共舞到脫離她身軀,紅裙子獨立站在她身旁互望,兩個的「她」站在台上,一種內在空間思想和自我的鬥爭,是她造就了它? 還是它造就了她?也是她對人生及佛蘭明高作出的一種抉擇。筆者頗喜歡置放在舞台右邊的白色貨櫃,這是博里玩弄內外空間的手法。外看是貨櫃,內裏卻是排練室。庫斯特被困在內跳舞,觀眾只能透過兩大塊玻璃隔窗觀看,從而創造內外空間對話完全相連的壓迫感,有種令人窒息的感覺。何解舞者有那麼大的舞台不用卻只在狹小的貨櫃跳舞?是因為要打造出西班牙西維爾排練室實景,像困獸鬥般的排練室,加上昏黄色燈光照在她轉動的身上,牆上的影子隨著變化轉動改變,如萬花筒般訴說著她八年光陰日復一日在狹小空間渡過的喜怒哀樂、疲累、沮喪及孤獨的練舞歷程,被熱蒸氣慢慢呑没,令觀眾更能體會她的辛酸。在黑暗中的淺水池上獨舞的一幕,歌手伴唱著悲傷沉痛的斷續調(Seguiriyas),有力的腳踏聲不斷濺出水花,弄到全身濕透、舉步維艱,都是舞者在訴說對舞蹈付出的汗與淚。縱然有水的美麗燈光倒影襯托,但筆者覺得仍欠內在情感,表達不夠沉實深刻。


1. 狹小的空間營造了無限壓迫感。 攝影:Aglae_Bory

2. 在淺水池上的獨舞訴說對舞蹈付出的汗與淚。 攝影:Aglae_Bory

佛蘭明高體現的熱情 佛蘭明高就是這麼一回事,如果愛上了它便會進入超瘋狂的狀態!夢想對很多香港人來說,是奢侈、是無聊、是所謂的「戇居」。人生短短幾十年,何不聽聽自己的心意?聽心,隨心,追夢。



= = = = = = = = = =

王麗虹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現代舞系及西班牙Fundacion Cristina Heeren de Arte Flamenco,香港賽馬會音樂及舞蹈信託基金獎學金遠赴西班牙學習佛蘭明高舞蹈兩年。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