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Online Ad_675 pix x 120 pix_edited.jpg

[中] 「舞」溝通?兩代人的一期一會── 賽馬會「音語來回」舞蹈教育計劃最終回「暮言.菁行」

文:羅妙妍


《現在.舞.分享》於K11購物藝術館地下中庭演出/攝:Hardy Cheung

(照片由新約舞流提供*)


在躁動與沉默不斷較勁的世代,「溝通」是一門需要修習的課。


聆聽當下處境,感應身邊人的狀態,溫柔而堅強地傳達由衷的訊息,本應是種本能,但面對生活鋒利的挑戰,不免磨鈍與生俱來的直覺。要重新喚醒這種本能,新約舞流選擇由身體出發,自2019年夏推出賽馬會「音語來回」舞蹈教育計劃。這個得到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三年計劃,分為四個單元,每個單元的外展工作坊皆與不同背景及年齡層的目標觀眾同行,單元一巡迴大專院校及社區;單元二的「現在.舞.分享」,為大專生及在職青年提供深化工作坊和演出機會;單元三巡迴中學;單元四則巡迴長者中心。此外還包括一系列導師培訓工作坊,以在職舞蹈導師和藝術導師為對象。計劃以舞蹈為主幹,融匯其他藝術媒介,如戲劇、音樂、文字及視覺藝術,以一系列藝術教育活動,搭建跨越世代與媒介的溝通橋樑。


今年計劃將呈獻最終章──「暮言.菁行」,連繫耆青兩代,在探討溝通的過程中加入生命教育。活動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由編舞導師及不同藝術範疇的藝術家導師帶領跨媒介藝術工作坊,鼓勵兩代人互相分享,將心比己,並以小型演出或展覽作結;第二部分則累積了工作坊的意念和創意,匯聚為舞台上的舞蹈演出。


耆青兩代,角色逆轉


「長者長期覺得自己跟社會分隔,一聽到有青年人便很興奮。」計劃下的編舞導師之一陳曉玲(Gabbie),與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懷熙葵涌長者地區中心的學員一起經歷了十二節工作坊,她觀察到青年人有如催化劑,為長者帶來青春煥發的活力,「他們好想迎合這些小朋友,動機性更高,投入程度更大。」Gabbie伙拍的是視覺藝術家導師徐禮賢,兩位導師與耆青學員進行了多個有關分享與信任的練習,並以色彩、線條啟發身體律動,期望以身體的互動牽動心靈的交流,相互了解後能進一步培養出身體的默契。


賽馬會「音語來回」舞蹈教育計劃的長者及青年學員互相支撐對方;攝於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懷熙葵涌長者地區中心/攝:Hardy Cheung(照片由新約舞流提供*)


工作坊剛開始的時候,青年人一心認定自己的角色是協助長者參與工作坊,而長者亦看似需要被照顧,「一開始長者會害羞,覺得自己不懂『郁』(舞動身體),會成為包袱,擔心自己影響青年人的進度和成長。」不過,當長者在青年人的配合下,發現自己亦能夠完成每一個練習,後期便變得愈來愈自在,甚至比青年學員更放得開。Gabbie笑言:「(長者)第五節就開始挑戰青年人了!例如做接觸即興時,長者會把重量完全交托給青年人;做『蒙眼帶路』練習時,長者比青年人玩得更『癲』,會帶青年人躺在地上、跳躍、行近牆壁等;反而青年人顧慮長者的身體狀況,想得更複雜,不敢試太多。」


從第一節走到最後一節,兩代人的角色逐漸扭轉,長者大無畏的精神成為青年人的學習榜樣。「他們沒有包袱、全程投入、努力付出和分享,無條件的配合和參與每一個活動,讓青年人反思及摒棄照顧者的想法。當大家拋開一切年齡和身分,關係亦漸漸變得不一樣。」長者學懂欣賞一己長處,相信自己有能力與新一代溝通;青年人則學懂開放自己、放下自我,以最單純和最真實的方法與人建立關係。


體驗未知,遇上現代舞一路走來,見證最終回


「堅持己見」、「強烈自我」似乎都是一般形容青年人和長者的字眼,這兩類某程度上非常相似的人走在一起,會碰撞出火氣還是火花?最終兩代人相互包容和體諒的程度,出乎Gabbie意料之外,經過連串身體練習,大家放下慣常的溝通模式,時而帶領,時而聆聽,「雙方都好願意代入對方的感受,準備好讓對方進入自己的世界。」正如Gabbie引述學員的分享:「這個工作坊沒有學到複雜的現代舞技巧,但反而更能體驗甚麼是現代舞,單純的用身體去接觸、感受、表達,藉此為人帶來安慰、抒發、無須言語地與他人連結。」


學員互相繪畫肖像,作為自創舞步的靈感;攝於保良局方樹福堂兒童及青少年發展中心

(照片由保良局方樹福堂兒童及青少年發展中心提供*)


另一邊廂,計劃下的戲劇藝術導師張嘉琳(Donut)伙拍另外兩位編舞梁芷茵和梁秀妍,分別與保良局方樹福堂兒童及青少年發展中心及明愛臻藝坊的耆青學員,一同經驗跨代藝術交流。Donut以前者的長者學員為例,他們過去較少接觸舞蹈,一開始疑惑連連:「跳舞不是跟steps(舞步)嗎?」在導師的指導下,加上青年學員的示範,長者亦勇敢地迎合創作的未知,「課堂上常常提醒他們,無分對錯,嘗試就已是最大的一步。」Donut與編舞設計了一系列練習,讓耆青學員在交流的過程中體驗自主創作,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其中一個練習是長者和青年人分別為對方繪畫肖像,再根據畫作上的線條共同創作屬於這對拍檔的舞蹈,「當初他們跟著導師跳舞,現在懂得主導,用身體創作舞步。」


一路走來,見證最終回


賽馬會「音語來回」舞蹈教育計劃從2019年起一路走來,走遍社區中心、大專院校、大大小小的表演場地,這個漫長的旅程裡,見證了不少轉變的時刻。Gabbie回想箇中的漫長經歷,有些學員從首個單元便開始參加,從未間斷,一直走至現在的「暮言.菁行」。他們對於自我的探索、舞蹈的理解,甚至不同年齡層的需要,都了解得更深入、更開放。對於Donut來說,工作坊裡的每一次相聚,都是值得好好珍惜的「一期一會」,每一次當下的溝通與交流,每一次二十歲與八十歲的生命透過藝術而相遇,都蘊含著難以複製的美麗。


「暮言.菁行」作為計劃的最終回舞台演出,即將於12月中旬上演,匯聚過往工作坊的創意與探索,四位編舞及四位藝術導師,加上專業舞者及一眾年輕演出者,將敲動初心,以舞搭橋,一同修習,呈獻出朝向理想中的越界交流。


*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拍攝之相片,在場人士均有嚴格遵從當時實行之防疫措施。



==

羅妙妍

香港人,獨立創作人,跨界策劃人,自由文字人。



《暮言.菁行》

新約舞流

編舞:陳曉玲、梁秀妍、梁芷茵、葉麗兒


演出場次:

2021年12月17-18日 20:00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

2021年12月18-19日 15:00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



**入場人士必須遵守新約舞流防疫措施及安排。

演出有機會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及場地的防疫措施及安排而有所更改,詳情請留意新約舞流社交平台公佈。

計劃工作坊現接受大專院校、中學、社區中心及舞蹈學校報名。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Dance Journal - Side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LOVETRAIN2020.png
Dance Journal - Top Banner_Symphony of New Worlds.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