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 聲音與動態的互動創作:「不加鎖」公開研習週工作坊

文:蔡嘉雯


「樂手的自我修養」研習工作坊/攝:Vincent Yik(照片由不加鎖舞踊館提供)


舞蹈與音樂的創作常被視為兩個層面:編舞和作曲家商討後各自創作,再將之結合成為舞台作品。到底舞蹈與音樂在創作過程中有沒有其他互動的可能性?我們可以怎樣體驗音樂與舞蹈的互動?表演藝術團體不加鎖舞踊館舉辦的「公開研習週2022」讓公眾探索表演藝術的創作過程,當中的工作坊「書寫動態:音樂、動作及編排標記法」以及「樂手的自我修養」讓參加者通過一連串的活動打破聲音與動態的界限。


「樂譜」與動態創作

「書寫動態」工作坊讓學員探索動態與聲音記譜的可能性,讓學員以符號、圖像、文字進行想像,使標記法成為互動的創作媒介。活動的流程是先讓學員收集一段訊息,好像經歷一次身體探索,到戶外進行sound sketch或聆聽一些聲音片段,繼而運用圖像或符號記錄和重塑這些經歷,完成的樂譜交由另一學員演繹,而演繹者需要探索自己的身體,創作各種肢體動作、聲音、事件來詮釋樂譜。

「書寫動態:音樂、動作及編排標記法」研習工作坊/攝:Vincent Yik(照片由不加鎖舞踊館提供)


繪製和演繹樂譜的過程不斷激發動態與聲音的互動:如何將聲音片段和身體探索的歷程記錄下來?如何將一份自由繪製的樂譜通過身體表現出來?演繹者如何根據文本進行二次創作?如何記錄和詮釋空間和時間?「樂譜」成為了聲音與動態的創作的一個平台,圖像、符號、線條和文字交織出無限的詮釋空間,而學員嘗試在樂譜中尋找動態與聲音的共通點,好像呼喊、拍打身體、跺腳、搔首、撕紙,以至將動態串連成具戲劇性的事件。有趣的是儘管學員最初經歷相同的聆聽過程,然而經過了各種概念構想、樂譜設計和身體實驗後,最後的演繹千變萬化。學員當中有舞者、音樂人、藝術行政人員、表演藝術研究員,而樂譜猶如眾人的面相一樣,從樂譜的製作和演繹,幾乎能看出每人的專長和性格,還有他們對聲音、動作、概念和表現方式的理解,比如展演分享裡就展示了各式各樣的作品:迷宮狀的大樹、潑墨般的樂譜、中醫人體圖,還有一個玫瑰花形狀的螺旋形,誘導著演繹者邊唱著中東音樂風格的音樂,邊在空間裡舞出一個旋渦狀的神秘深淵……


動態與音樂的並生

「樂手的自我修養」工作坊則從「樂器」的角度出發,打破肢體動作和音樂看似獨立的創作關係。工作坊的其中一件「樂器」是一個具內置感應器的指環,戴上後指環能感應肢體活動時的高低起伏,通過電腦程式發出不同的樂音,用者亦能調校音色、樂器和音量,隨意選用鋼琴音樂、電子音樂、中國鑼鼓等。參加者揮動他們的肢體即興創作出音樂,而這些即興音樂又會影響他們下一步的動作設計。至於另一個活動是讓學員學習一段鑼鼓節奏,並配合鑼鼓經(即以唸誦「查」、「篤」、「撐」等來表示各鑼鼓聲響)、呼吸、行走將整段節奏融入身體,繼而利用各人手持的樂器將節奏重新演繹。

「書寫動態:音樂、動作及編排標記法」研習工作坊/攝:Vincent Yik(照片由不加鎖舞踊館提供)


讓身體帶領創作

工作坊最讓筆者深刻的是它鼓勵學員將身體與音樂融合,讓身體吸收音樂後自然流露聲音與動態。活動的過程讓學員沉澱、反芻接收到的訊息,學員將環境聲音、節奏片段、空間感知經過反覆聆聽、呼吸、默想、讀誦、行走成為身體的一部分。當參加者創作和演繹時,這些動態和聲音同時包含了一部分的自我,包括自己的專長和經驗,比如筆者本是學習聲樂的,構想時會從聲線語氣擴展至表情與動作,繼而跨出不熟悉的領域,進一步設計舞步與動態情境。


在工作坊裡,動態和聲音不再是獨立的創作,兩者既可並行亦可相生,尤其在演繹中,很多時動作和聲音隨著表演進行不斷修正,演出過程變得流動,而這樣的演繹介乎於創作與即興之間,當中經歷發現、領悟的過程。再者參加者皆來自不同界別,在多日的工作坊中,能看出學員之間互相模仿,將不熟悉的範疇融入自己的領域中。


若說舞蹈能包含音樂性,音樂能包含身體性,工作坊正好拆解動態與聲音的共通點,讓參與者回歸至身體,運用本能和直覺,探索動態與聲音融合創作的可能。



==

蔡嘉雯

美國杜克大學音樂學博士候選人,研究方向包括意大利二十世紀戰後實驗音樂劇場以及電影音樂。



公開研習週2022

不加鎖舞踊館


活動日期:2021年1月4-16日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