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再看天橋之城
- nicholashkda
- Apr 4, 2022
- 3 min read
文:千山
於新視野藝術節上演的《舞照跳》,由本地art tech旗手天台製作聯同編舞徐奕婕透過手機應用程式中的聲演與舞蹈片段,引領觀眾探索荃灣的今昔生活及空間發展。舞者穿梭於街頭不同角落,題材包括呼應獨特的城市空間、場所觸發的聯想及以街坊里巷作背景的情感抒發。惟部份作品與主要訴說城市發展及人事變遷的聲音導航沒有強烈的連繫,雖然豐富了對荃灣的想像,卻不禁思考除了取景位置,舞蹈內容可如何有更多線索以緊扣地方元素。

《舞照跳》於荃灣進行綵排/攝 :艾浩家 (照片由天台製作提供)
荃灣被稱為「天橋之城」,天橋網路完善,接駁了多個住宅、商場及設施。作品有兩段舞蹈以建築為題,透過舞者身體拼湊天橋的往上興建及延伸,配合了仰角及橫向鏡頭,有很顯然模仿天橋外形的動機。雖然堆砌之感過於著跡,能描繪外形卻欠缺神韻,未能凸顯天橋如此地血脈連接及融入民生的活力,惟不失是面向大眾、易於理解的楔子,令參與者與地方連結。另一系列《印》於不同時段在天橋上取景,節奏急促、隨鏡頭推進的躍動則映照了車水馬龍的城市景觀。相近的動作於不同時間點觀看,猶如印象派畫作呈現光影轉變及時間流逝,是「流動的城(饗)宴」。以上皆以地理及空間切入荃灣。
《不准》系列的舞蹈由福來邨的告示啟發,尋求遵守規矩中的玩味。描述提示較少的《紅白藍》及《舞照跳》系列則包含了少量聲音導航提及的關鍵物,例如於福來邨、舊屋取景及以水為題材來遙遙呼應聲演中各人物的居住、生活文化及地理元素。以上進一步由身體力行推進到地方聯想。陳熙鏞的同名獨舞系列則觸及個人、名字、家庭及歷史時刻,與聲演中其他面對社會轉型的人物共同經歷了殖民地時代的終結,將思緒帶離了此地及空間。

《舞照跳》於荃灣進行綵排/攝 :艾浩家 (照片由天台製作提供)
然而,以上脈絡是完整收集約一百段片段及聲演後選取個別系列的梳理,由於觀看及收聽的內容是依據步行路線浮現,當下接收的資料較零碎及欠缺關連提示。故此隨機性的演出令參與者有聲演與舞蹈兩線只有地點是共通點,內容難以交織互補之觀感,需時間細味。思緒維度於地方空間、與在地回憶及時代歷史的聯想之間徘徊。聲演之實與舞蹈之虛碰撞後,只能偶爾取得片言隻語,留下模糊的城市印象。
儘管略有迷茫,舞蹈影像結合步行發掘荃灣是有趟新奇有趣的旅程,框內是創作者觀看城市的角度、拼湊不復存在的舊日光景,框外是繁華更替的新貌。無獨有偶,《舞照跳》與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2017年委約作品《冇照跳》讀音相同,兩者有共同的「空白」,前者追溯今昔之別,後者褪去舞蹈以外之事。應作品介紹的話:「見城不是城,見城仍是城」,創作者於天橋之城的角落間用心埋藏記憶碎片,促使參與者一看再看,發掘我城。

《舞照跳》於荃灣進行綵排/攝 :艾浩家 (照片由天台製作提供)
==
千山
於劇場與戲院之間遊移,在形體與映像之間覺察。曾參與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




![[中] 「踢出新境界」--淺評踢躂筆記'25匯演](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f99599_bb7950b38cea47459bf18bb0c94f52fa~mv2.jpg/v1/fill/w_640,h_427,al_c,q_80,enc_avif,quality_auto/f99599_bb7950b38cea47459bf18bb0c94f52fa~mv2.jpg)
![[中] 城市當代舞蹈團《我的運動會》評論](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f99599_a2c986b43ddb4787b9b739869d358b6f~mv2.jpg/v1/fill/w_980,h_653,al_c,q_85,usm_0.66_1.00_0.01,enc_avif,quality_auto/f99599_a2c986b43ddb4787b9b739869d358b6f~mv2.jpg)
![[中]《 街舞劇場試煉場》—— 記 【街舞劇場發展計劃2024-2025】The Box 6.0](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f99599_316817aceb79487a9eb020524852d637~mv2.jpg/v1/fill/w_980,h_551,al_c,q_85,usm_0.66_1.00_0.01,enc_avif,quality_auto/f99599_316817aceb79487a9eb020524852d637~mv2.jp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