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藝術數碼平台計劃Arts Go Digital──印「蹈」遊大埔
文:莫昭如 《印「蹈」遊大埔》/攝:Karen Chow(照片由BEYOND Bollywood提供)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劇場關閉,人與人之間須要社區隔離,造就了許多在網上表演和觀賞的作品。藝術發展局藝術數碼平台(Arts Go...
[中] 甚麼是當代舞?甚麼是藝術教育?
文:梁曉端 「賽馬會當代舞『賞・識』教育計劃」專業舞台導賞/攝:DejaVu Creative(照片由城市當代舞蹈團提供) 「甚麼是當代舞?甚麼是藝術教育?」由以上的問題開始,從構思、準備、實踐…….走到三年後的今天,中間經歷社會動盪、世紀疫情,「賽馬會當代舞『賞・識』教育...
[中] 「舞」溝通?兩代人的一期一會── 賽馬會「音語來回」舞蹈教育計劃最終回「暮言.菁行」
文:羅妙妍 《現在.舞.分享》於K11購物藝術館地下中庭演出/攝:Hardy Cheung (照片由新約舞流提供*) 在躁動與沉默不斷較勁的世代,「溝通」是一門需要修習的課。 聆聽當下處境,感應身邊人的狀態,溫柔而堅強地傳達由衷的訊息,本應是種本能,但面對生活鋒利的挑戰,不...
[中] 《互(換)玩》:網上互動的觀看方式和關於舞蹈的兩種影像
文:凌志豪 不加鎖舞踊館在疫情下表演空間消弭的困境中另闢蹊徑,開拓網路空間,策劃了《互(換)玩-舞蹈與錄像的互動實驗》,邀請分別來自舞蹈和影像創作界別的創作者創作影像作品,「建立同時解構有關舞蹈被轉譯成影像的各種關係」。觀諸計劃中的六部作品,大致可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傾向:舞...
[中] 不敢評論的困惑——《我的無限舞台》口述影像舞蹈錄像
文:顏素茵 《我的無限舞台》/照片由藝造人才提供 「大部份的展能舞蹈都不好看。」誰敢說這樣的話?換成這樣說又如何?「大部份的芭蕾舞都不好看。」 舞者是殘疾人士,他的演出就歸類為展能或殘疾藝術(Disability Arts)似乎不太好說。如果舞者限制自身的身體條件編舞,作品...
[中] 《「舞・樂互碰 2021」階段展演》——從威權到觀照自我
文:格子 2021年「舞・樂互碰」來到第四屆,繼續為年青的藝術家提供表演平台,鼓勵以不同的藝術語言溝通實驗創作。今年兩組編舞家碰巧一白一黑先後出場,音樂風格迥異表現兩組藝術家的內心風景。曾景輝的作品明顯還是實驗階段有待發展,但有了劉靜的音樂、文字聲演和牆上投射的文字輔助,又...
[中] 「身體」的現場性與表演性──觀陳偉洛《Click》有感
文:Human Wu 《Click》/攝:Cheng Nga-yan 因受疫情影響,康文署轄下場地關閉,2020年度《舞蹈新鮮人》演出被逼取消。陳偉洛於該平台創作的《Click》亦只能於三個月後以私人活動形式與觀眾見面。...
[中] 我看《潘多拉的盒仔》
文:李詠楓(Elzira Rosário) (照片由城市當代舞蹈團提供) 「只要給我wifi,在這裡待多久也不是問題。」曾經有朋友得知要隔離14天作檢測時,說了這番話。網絡確是成了現今生活和工作上重要的媒介和工具,尤其於疫情時期,更激發了人類在網絡上作更多有趣的嘗試,催生了...
[中] 《當舞派》──寓教於樂小清新
文:鄧曉霖 (照片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藝術節辦事處) 《當舞派》[1] 為康文署Edutainment Channel(寓樂頻道)101入門教室舞蹈系列「當代舞101」的節目。一連十集,每集獨立的影片約五分鐘,已在YouTube上載了六集,亦可在101 Academy...
[中][ENG] 詩舞丹青,境動山水——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與他的《山水》
詩舞丹青,境動山水——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與他的《山水》 文:秦凡洛 (照片由香港舞蹈團提供) 大型原創舞蹈詩《山水》即將在香港文化中心首次亮相,作為香港舞蹈團2021 – 2022新舞季的開篇之作,《山水》帶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探索和對舞蹈藝術本質的追尋,再度令舞台升溫...